《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六安市解放路小学鲍秉丽一、课文简析:《只拣儿童多处行》是第一单元“春光无限”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安排了4篇课文,引导学生感悟春光美,体会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了冰心奶奶在颐和园所碰到的春游的儿童,表现了儿童的生机勃勃、活泼欢快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4个字只识不写,正确认读多音字“解”。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至9自然段。3、体会本课比喻句的含义及其作用。4、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会找到春天,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教学方法:通过品词析句、想象阅读、探究体验等方法感受春光无限、儿童的活泼生机和冰心对儿童的喜爱。感悟课文的语言,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四、教学重难点: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课前播放春天的画面,歌曲《春天在哪里》你能说说自己春游时的情景?学生交流。2、今天我们就跟随当代著名大作家冰心到颐和园内玩一玩,看看欣赏到怎样的春景图。(板书课题)4、学生读课题质疑:为什么寻找春天要“只拣儿童多处行”?【设计意图:播放音乐把学生带入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课题是文眼,由课题入手质疑直奔中心,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二、初读感悟、学习字词。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2、检查预习,学生交流本课要注意的字词。相机指导“解”的读音;“解”“盈”的书写以及“成千盈百”“解数”的意思。3、分段朗读。按照“我们”的游览路线梳理文章脉络及大体意思。【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字词教学以检查为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先让他们交流本课的重点词语,老师有针对性的从音形义三方面进行指导。】三、品词析句、探究体验。1(一)学习一自然段,体会“多处行”。1、明确问题:冰心奶奶找春天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呀?引导学生探究:让我们一起跟着冰心奶奶到“儿童多处”走一走,看一看。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反映儿童多的词句画下来。3、学生根据课文中找到的词句交流,随机出示,指导朗读。“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一边跑,一边会喊些什么?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4、小组内再读读这些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评价。5、从“儿童多处”你还能读出了什么?学生畅谈体会。预设一:儿童多处春光特别美;预设二:儿童多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预设三:冰心奶奶特别爱儿童。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体会。【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思考,通过品词析句探究感悟文字背后的内涵,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进而将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6、出示第一自然段:“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学习比喻句体会其好处。【设计意图: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为习作奠定基础。】四、小结:“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爱儿童、爱大自然、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是冰心作品的主题。体会冰心文章中对儿童浓浓的爱意。板书设计: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花儿??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