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绝句》教学设计《绝句》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须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写教学设计须要留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绝句》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绝句》教学设计1一、设计理念、汲幽露以揉濯。第1页共162页中华文化丰厚博大,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驾驭书本中的语文学问,更重要的是走进语文天地,吸取文化精华,形成良好的素养。为了培植学生酷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建力,为了培育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得资料的实力,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为了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进大语文天地,我设计可本次语文综合性活动。二、活动目的,积水成渊蛟龙生。1、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唐诗三百首》的基础上,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的学问、背景等各种介绍,第2页共162页吸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丰富美丽的语言养分,培植学生酷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2、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多媒体,培育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实力及听说读写实力。三、课前打算,挖掘源头活水。课前分成小组,发给各小组《唐诗三百首》等资料,学生也可以自己收集。(打算时间二周)老师打算:课件(配乐、烟花掌声等)四、教学过程,任凭百舸争流。第3页共162页(一)、以《绝句》为引子,激发爱好。1、播放部分诗作,设疑:是谁写的?写了什么?谁能背诵?全班抢答。2、老师小结:中国文学博文精读诗词,语言洗练美丽,乃是精粹。今日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诗的世界,看看谁能够当上当代的诗仙、诗圣。(二)、课件为载体激活学问。课件按钮内容:诗海畅游、我的眼睛、智力冲浪、写一写、评一评。第4页共162页诗海畅游:1、背诗(并向学生讲解,本诗的精妙之处,也可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2、读诗(读出情感)我的眼睛:学生谈自己对某一诗独到的见解和体会,感悟祖国语言的精妙。智力冲浪:看谁记得又快又多。(课件协助)(现场)写一写:第5页共162页激励学生试写(激发学生的创作欲),使学生深刻体悟到自己所学的卑微,决心努力。评一评:以评比为契机,激励学习,又学生推选出本节课的诗仙与诗圣。五、课后延长,涓涓细流入江海。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绚丽辉煌的,这节快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很多诗,体会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但这只是沧海一粟,请同学们课后,多读更多的诗,信任通过学习,你肯定会有更多新的发觉新的收获,我们将实行中华诗词知多少的活动,老师期盼着大家再次第6页共162页走进我们文化长河,去找寻更多漂亮发光的贝壳!《绝句》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调明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洁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第7页共162页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宛转好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气勃勃的明丽的景象。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非常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岸着,但这停岸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宽阔。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织映现,构第8页共162页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相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相识“舟”字旁。(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相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相识“舟”字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题导入。第9页共162页同学们,大家肯定很熟识诗人杜甫吧,你知道他写的哪些诗句呢你们知道吗?杜甫的家乡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