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乘加乘减教学设计宁夏银川西夏区回民小学张俊红教学内容:教材第58页例5,“做一做”及练习十二第1--5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2.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类比、迁移能力及求异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1.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2.灵活运用乘加、乘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法与学法:教法:讨论法。学法:小组研讨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1.周末同学们最喜欢去哪玩?(喜欢去游乐场吗?)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到游乐场去看看。2.课件2出示情境图:(1)从图中你看出哪些数学信息?(每组木马可以坐3人;坐满了3组;还有一组坐2人;或还有一组差1人坐满等等。)(2)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4组木马上一共坐了多少人?)(3)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在本子上试着做一做。投影展示:3+3+3+2=11(人);3+3+3+3-1=11(人);3×3=9(人),9+2=11(人);3×4=12(人),12-1=11(人);3×3+2=11(人);3×4-1=11(人)或3×4-1=11(人)学生说出算式意义。(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同学们:如果用“△”表示木马上的小朋友,你能把这幅图上的数学信息画出来吗?在本子上试一试。巡视后提示:同桌、前后左右看一看,你能否画的和别人不一样?想一想,再试试。(介绍矩形图)2.投影仪展示,并让学生讲解图意。△△△(1)△△△△△△△△△△△;(2)△△△△△△△△(3)△△△(4)△△△△△△△(3)个(3)△△△△2△△△△△△▲(少)1△△(多)2(4)个(3)3×3+2=11(人)3×4-1=11(人)或4×3-1=11(人)(9)(12)(12)3.选择并画黑板讲解:(上图)4.观察算式特点,学生总结出课题并板书:乘加乘减。板书的同时,让学生想一想:计算乘加乘减时,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回头再看看,求4组木马上一共坐了多少人我们用的方法多不多?(多)。所以,以后大家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就是一题多解。课件3出示:(强调一题多解乘加乘减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三)积累应用,巩固提高(课件4、5、6出示)1.看图填空并列计算:(课件4加深理解乘加乘减算理)□□□□□□□□□□□□(2)个(4)□□□□(3)个(4)□(多)1□■■■(少)3列式:4×2+1=9或2×4+1=9列式:4×3-3=9或3×4-3=9(8)(8)(12)(12)2.书58页做一做1。(课件5强化理解一题多解)3.算一算:(课件6熟练掌握运算顺序)4×3+4=3×5-5=8+3×3=16-2×3=(12)(15)(9)(6)(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惑?(五)巩固练习,深化理解(课件7、8出示)课件7:我能行看算式画图:4×2+2=课件8:小小设计家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画画的方法,自己设计一道乘加乘减的题目。(六):板书设计乘加乘减△△△△△△△△△△(3)个(3)△△△△△△△△△△▲(少)1△△(多)2(4)个(3)3×3+2=11(人)3×4-1=11(人)或4×3-1=11(9)(12)(12)3乘加乘减教学设计宁夏银川西夏区回民小学4张俊红二零一四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