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效课堂22条》有感坡头二小卫利敏作为青年教师,高效课堂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上班以来一直为自己的课堂效率不高而苦恼,今年在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活动中我仔细阅读了《高效课堂22条》这本书,才真正懂得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以及如何做才能让自己的课堂高效。以下是本人在学习过后的一点心得,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以学生为本,高效课堂的核心。通读过整本书后,一种最强烈的感觉油然而生,那就是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要以学生为本,以发展学生为宗旨。心中时刻想着学生,那就表示要减少教学中的功利成份,减少利益的趋势,真正考虑学生。只有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课堂上教师就要将课堂真正还给本应属于学生,课堂就不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不再是传统课堂的“日心说”,课堂就会因为学生的广泛参与而焕发活力,成为每个孩子展示自己成长魅力的平台,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在这一平台上将自己成长的历程中最迷人的风采定格,新型的高效课堂将成为“日心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充满生命活力,光芒四射的小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围绕着“太阳”转。真正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因学生的精彩的展示,广泛的参与,精诚的合作,饱满的求知欲,而成为成功的课堂。二、把握原则,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要想让课堂真正高效,我们就必须真正地摒弃原来的做法,把握好高效课堂的原则,课堂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高效。书中提到了高效课堂的三条高压线:1、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2、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3、必须当堂落实达标。仔细品味这三条原则,细细测量这三条高压线,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我们的课堂真能做到这三点,课堂不精彩都难,学生的表现不精彩才怪,成绩不优秀都难。这三条看似简单的高压线,在我们平日的教学中却是常常去触及,因此,我们才常常被击倒,甚至于头破血流,却最终落个劳神费力,徒劳无功。学生没有预习,只有老师的精心备课,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口若悬河的分析,学生们听的是云里来,雾里去,始终是一知半解,雾里看花,一节课下来,满黑板的板书,密密麻麻的批注,只落个师生都累。累了吧,有收效也行,可是,结果呢?课堂上注意听课的学生还不错,能学个七七八八,可那些上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呢?一节课下来,可以说是收效甚微呀!当堂学的内容当堂掌握,寥寥无几呀!紧接着便是铺天盖地的题海战术,堤内损失堤外补,苦不堪言的课堂,真的想说爱你不容易呀!而恰恰与之相反的高效课堂却呈现出了另一派喜人景象。因为有了学生的充分预习,掌握课文内容,收集相关资料,查找课文链接,了解时代背景,分析作者,这一切早已在课下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了,因为手中有了第一手资料,因为是自己精心的从点点滴滴起开始准备的,所以其认真程度便是不言而喻了;因为是自己的心血,印刻在脑海中的程度也就毋庸置疑了。这样的箭在弦上的状态,只等待着那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早早搭建好。课堂上还会允许教师一言堂吗?课堂还会是寂寞的吗?他早已被那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精彩所取代,早已是争先恐后的精彩了。这样的课堂,只要老师不主动与学生“抢风头”,相信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会一个赛一个。一环套一环的连锁反应,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课堂是精彩的,而又因为有了课堂上的精彩,所以当堂的达标又何在话下呢?掩卷遐思,真的感受到了,教学真的是一门艺术,教学真的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我们年轻的一代教育工作者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们会用真心去投入这份事业,愿我们的课堂因我们的用心而更有魅力,愿我们的工作因用心而更幸福,愿我们的课堂因高效而更精彩!《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坡头二小卫利敏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满足,知足常乐,这就是幸福;有人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心情舒畅这就是幸福;还有人说幸福就是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有一份舒心的工作,有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再有人说平平淡淡就是福。不同的人,生活阅历不同,对幸福的理解也有所迥异,我读了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后,觉得幸福就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境界,我们“拥有了健康,再有精神的高贵和心灵的丰盈,就真正走进幸福境界了”。读了陶老师的教育讲演录之后,深知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