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讲话同志们: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林业发展机制,对于构建山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乡是全县重点林区之一,是林改的重心区域,林改成败直接关系到全乡各方面的发展。在全县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乡党委、政府决定召开全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主要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和省、市、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全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安排部署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各项工作,进一步依托热区资源优势,抓住改革发展机遇,稳步推进,确保圆满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各项任务。下面,结合我乡林改实际,我讲三点意见。一、总结林改试点经验,面对现实,团结一致,进一步坚定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党在农村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其地位和作用不亚于过去任何一次社会变革,对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乡当前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依托热区资源优势,抓住改革发展机遇,坚定不移地稳步推进××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乡造林和林林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乡属于XX县区重点林产业之乡,是全县100万亩速生杉木林生产基地之一,历届乡党委、政府都把发展林产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2006年确定“林业立乡、生姜强乡、畜牧兴乡”的战略目标,把林产业的发展放在了首位,提出粮农向林农转变的要求。××乡98%的国土面积属于山区,海拔在737米至2030.5之间,适于栽培多种树木。多年来,××各族群众的造林活动从未间断过,但大规模的造林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1页共13页第一阶段为部分农户造林。1988年至1996年,部分群众利用世行贷款造林、与县煤炭局林业局联营造林、集体造林和个人造林,共造人工杉木林12万余亩。第二阶段为全民造林。从2006年开始,因为林业经济的凸现激发了全乡群众造林的积极性。2006、2007两年全乡累计采伐人工商品林5万余立方米,实现产值2500多万元,近三年来全乡造林达10万亩,累计造林总面积已达20多万亩,××乡成了储能巨大的“绿色银行”。造林方式和树木品种也趋于多样化,保水珍贵树种逐渐受到重视,今年便料村委会已造珍贵树种红豆杉300亩,还将造200亩。为方便群众购苗,今年在设里村实施三角枫育苗基地建设10.4亩。为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促进林产业循环发展,2007年还招商引资300多万元新建3个木材初加工厂、1个木材深加工厂。在大力发展林业的同时,乡党委、政府还加大对各类林业行政案件的查处力度。近两年来,根据群众举报,共查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31起,其中,非法运输木材案22起,偷砍盗伐林木案5起,滥砍乱伐2起,纵火毁林2起,共收缴木材210立方米。(二)××乡林改试点工作基本情况1、七条措施顺利推进林改试点工作为切实把山林还权于林农、还利于林农、让利于林农,××乡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大胆探索,于2007年8月在坝林村委会开展了以产权到户为核心,以落实林地林木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主要采取了“四到位三认真”的措施。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班子成员为组员的林改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工作人员到位。以林业站技术人员为主,抽调工作人员29人,群众92人参加林改工作。三是工作经费到位。省、市、县、乡划拨的经费按时到位。四是宣传培训到位。采取召开培训会、张贴标语、与群众座谈、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进行宣传,使广大群众明白了林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知道了改什么,怎么改。五是认真排查调处纠纷。成立了勘界调纠组,第2页共13页排查各种山林矛盾纠纷15起,其中州市际1起、村委会间3起、组与组之间11起。六是认真勘界确权。在勘界中采取自外而内、内外结合的方式推进,先勘测村与村的山林界线,再勘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