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如此可以始终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1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在读书课上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第1页共53页安娜,弗龙斯基,亚历山德罗维奇,阿尔卡季奇,多莉,基季,莱温。这七个人之间有着很纠结的关系!安娜嫁给了亚历山德罗维奇,并且生下一子,后来在调整表哥阿尔卡季奇与其妻子多莉之间婚姻冲突时候遇到了阿尔卡季奇的挚友也是多莉妹妹基季的未婚夫弗龙斯基两人一见面就喜爱上了对方后来经过安娜的调整,表哥表嫂和好如初自己却因此陷入了尴尬境地。阿尔卡季奇的好友莱温喜爱基季,而基季始终喜爱弗龙斯基,安娜的出现使得整个故事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基季因安娜“夺走了”她的未婚夫而憎恨她,莱温则因为弗龙斯基的出现被基季拒绝求婚而恨他,即便如此,安娜和弗龙斯基也没有放弃第2页共53页他们之间的事。但是从道德观念动身,安娜这种抛夫“弃子”的做法很不对,当然她没有抛弃自己的儿子,只是她的丈夫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愿成全她的母爱罢了。安娜和弗龙斯基的事情,让人看得很很难过,彼此放弃了上流社会的地位、放弃了好名声、好前程、因为爱,最终各自走向毁灭……《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2我阅读《安娜·卡列尼娜》的经验与阅读其他书有很大的不同,这本书带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这本书主要写了面容姣好,心地和善的安娜·卡列尼娜为了追求第3页共53页爱情,毅然离开了丈夫卡列宁,与伏伦斯基结合,却因为上流社会人们的鄙视和伏伦斯基的慢慢冷淡而选择卧轨自杀的一场悲剧。其实刚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更加宠爱列文一家和陶丽,因为我觉得列文一家是那种朴朴实实,白头偕老的华蜜家庭,而陶丽之所以能在安娜的劝导下宽恕奥布朗斯基,不仅仅是因为一般的爱,或许还有一种在每天平凡的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更厚重的感情,或许是亲情吧而我觉得安娜虽然心地和善,可亲可爱,但我始终不能理解她抛夫弃子的行为。之后我看了一些别人的读后感,又重新读了读这本书。我发觉卡第4页共53页列宁的心中根本没有什么爱情,只要能保全自己的声名,安娜对他忠不忠心,他根本无所谓。安娜是个好女人,她胜利调解了奥布朗斯基一家,也折服了原本不喜爱她的列文。她很爱自己的儿子,但是她已经受够了没有真正纯粹爱情的家庭和虚伪的上流社会,所以她是为了自己生活的意义才会这么做的,她想要纯粹的爱情。从阅读中,我感受到安娜非常没有平安感,始终抓着伏伦斯基不放,然而伏伦斯基却渐渐地待她冷淡了,最终安娜无望地卧轨自杀。但是最终读到安娜对自己的举动胆怯了,但是火车已无情碾过的时候我发觉我之前始终觉得鲜活动人,努力抗拒的安娜原来竟然如此弱第5页共53页小,她只是想得到她想要的,她为此放弃了原有的安定生活,因为这些遭到羞辱,但最终令她失去最终一丝希望的是伏伦斯基。她有错吗或许有一点,但是错的更多的是社会,是整个上流社会让安娜感到无望。把这本书看完,我感觉心脏都在隐隐作痛,这场悲剧实在令我痛心。《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3人们常说,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而关于安娜这个形象,自其诞生以来,也可谓是众说纷纭,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第6页共53页人都有不同的观点。我们应当全面深化地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片面的赞美或是批判。安娜是一特性格极其困难,极其冲突的形象,有她主动、进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极、落后的一面。安娜聪慧、高雅、质朴、活跃,是个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性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象芜草丛中的奇葩,单纯、沉静、从容、名贵,无论在什么样是场合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她活跃的精神世界,她悠然安静,她的美貌、聪慧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对安娜始终怀有成见的列文,使他不由地在内心里赞美第7页共53页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精彩、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簇新的动人心魄的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