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开展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集中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集中教育活动,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集中教育活动的继续和深化。刚才,大家观看了刘方仁、韩桂芝等人的忏悔录像,他们用自己从辉煌到堕落的惨痛经历,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警示教育课,令人警醒,发人深思。他们用血的教训再次警示我们:一个人如果放松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要求,就会在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上出问题,就会逐步走上邪路,甚至走上违法乱纪的不归路。自2004年以来,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区每年进行一观教育,这完全符合上级的要求,完全符合我区党员干部队伍的发展实际,是非常必要的。4月22日,吴官正同志在我省考察时,系统地提出了“四观”问题,也就是在政治领域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在经济领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在文化领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在社会领域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我们开展的“三观”集中教育,与吴官正同志的要求是一致的。各级党政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更加重视这次利益观教育活动,并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抓紧抓好,使“三观”教育形成体系,真正在广大党员干部头脑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下面,结合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我就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这个主题,谈些体会和认识,与大家共勉。一、充分认识树立正确利益观的重大意义利益观是一个人对利益所持的立场和态度,不同的社会阶层或社会团体,因为所处的经济、社会地位不同,其利益观不同。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里讲道:“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我们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在每个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都要使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完全一致。在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不一致的时候,能够毫不踌躇、毫不勉强地服从党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为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事业,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第1页共9页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性’或‘党的观念’、‘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这充分表明,共产党人的利益观,就是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当前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新的形势下,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意义重大。(一)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是实践党的宗旨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1944年,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一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张思德,写下了《为人民服务》一文,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响亮口号。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了党章的总纲。从此,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和为人民服务,成为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成为共产党人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永恒主题,成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的历史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社会成员对物质利益和其他要求的种种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党内、反映到领导干部队伍中来。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有些党员干部忘记了党的宗旨,把党和人民给予自己的地位和工作条件,看成是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是用其为党和人民更好地工作,而是为个人或小团体捞取不合理的、非法的利益,甚至看作是谁也碰不得、动不得的私有财产,对我们党的利益观提出了直接的挑战。如果让这样的私心杂念占了上风,实践党的宗旨不仅会大打折扣,甚至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要实践党的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任何时刻都需要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并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二)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是适应反腐倡廉新形势、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这些年来,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经济类案件虽然稳中有降,占案件总数的比例由1998年的46.3%下降到去年的38%,但仍居各类案件首位。去年我区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查案件92起,处分党员干部87人,绝大多数都与滥用职权、权钱交易、谋取私利直接相关。这些反面典型警示我们,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在金钱和物质利益的诱惑第2页共9页面前方寸不乱,才能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反之,如果坚持错误的利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