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过程(第二课时)当危险发生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要“防险于未然”。但天有不测风云,危险就在我们身边发生了,我们怎样化险为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2、明确学习目标。二、独立探究潜心会文1.阅读课本12页的事例独立思考:当家中突然发大火了,自己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大火发生时怎样做是正确的?(结合消防员属鼠的提醒)1.经验交流:⑴看课本13页上面两个自护自救事例,帮助学生了解自护自救的科学方法。⑵同学交流介绍自己自护自救的好方法。2.模拟演习:演习一:城市脱险。演习二:对付性侵犯者。演习三:自我假设危险,自我解决。3.读“友情提示”,探讨自护自救方法。3、组内分享对学成果,领取展示任务,组长分工,准备大展示。三、同伴互助交流分享对学----群学四、主动展示张扬个性1.各小组采用恰当的方式对本组领取的任务进行大展示。课题呵护我们的生命课型主备人王凤敏审核人王凤敏复备人王凤敏本周行为训练重点互学参与高度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树立在危险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危险发生时自我救护的一些基本方法。重、难点预测教学重点:树立自我保护的安全防范意识。教学难点:掌握危险发生时自我救护的一些基本方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收集危险事故给生命造成伤害的事例。学生准备:收集危险事故给生命造成伤害的事例。2.组间补充、建议或质疑,对抗点评三、总结提升,指导行为1.小结:当遇到危险时要有自救意识、勇气和科学正确的行为,以保证生命安全。2.当堂达标:把这节课的学习总结出一句话送给你小组的同学————————————————————————————知识链接急救小常识2、如手部或足部被鞭炮等炸伤流血,应迅速用双手为其卡住出血部位的上方,如有云南白药粉或三七粉可以洒上止血。如果出血不止又量大,则应用橡皮带或粗布扎住出血部位的上方,抬高患肢,急送医院清创处理。但捆扎带每15分钟要松解一次,以免患部缺血坏死。2、若伤口大且出血不止,应先止住流血,然后立刻赶往医院。具体止血方法是:伤口处用干净纱布包扎,捏住手指根部两侧并且高举过心脏,因为此处的血管是分布在左右两侧的,采取这种手势能有效止住出血。使用橡皮止血带效果会更加好,但要注意,每隔20-30分钟必须将止血带放松几分钟,否则容易引起手指缺血坏死。烫伤1、用冷水局部降温10分钟。2、用一块干净、潮湿的敷料覆盖。3、伤处肿胀时,去掉手表、手镯、戒指等,将敷料轻轻固定包扎,注意不要太紧。4、于伤处对侧系往绷带。烧伤处理1若烧烧处皮肤尚完整,应尽快局部降温。如将其置于水龙头下冲洗约10分钟。这样会带走局部组织热量并减少一步损害。2、用一块松软潮湿、最好是消毒的垫子包扎伤处。注意不要太紧。3、若皮肤已被烧坏,用一块干净的垫子覆盖其上以保护伤处,减少感染危险。小而深的伤口忌马虎包扎若被锐器刺伤后马虎包扎,会使伤口缺氧,导致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生长,应清创消毒后再包扎,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触电忌徒手拉救:发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刻切断电源,并马上用干木棍、竹竽等绝缘体排开电线。炸伤1、如果炸伤眼睛,不要去揉擦和乱冲洗,最多滴入适量消炎眼药水,并平躺,拨打120或急送有条件的医院。手指切伤1、如果出血较少且伤势并不严重,可在清洗之后,以创可贴覆于伤口。不主张在伤口上涂抹红药水或止血粉之类的药物,只要保持伤口干净即可。《呵护我们的生命》说课稿樊城区竹条小学王凤敏一.教学内容: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呵护我们的生命》。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处处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危险。有不可抵抗的自然灾害,还有难以预料的人为的危险。而如今的孩子们却并没有防范的意识,甚至于他们的家长也很少重视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对于可能出现在身边的危险事故,孩子们自救的经验也不够足。当危险发生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血的事例,很少有孩子能够从危险中摆脱出来。因此,对孩子们进行生命教育,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六年级的孩子在生活中常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