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角的度量”的说课稿“角的度量”的说课稿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须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角的度量”的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角的度量”的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角的度量”,它第1页共33页是本册教学几何初步学问的其次节课。教学几何初步学问,不单纯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图形的学问,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前几册教学几何初步学问时,已经留意通过一些操作和作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但是限于学生的接受实力,操作和作图都比较简洁,在本册适当提高一些要求,通过教学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等学问,加深学生对图形的相识,发展空间观念以及操作和作图的技能。在备课时,我曾经想过把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的学问支配在一个课时内完成,但发觉课堂容量特别大,学生学得不扎实。在本次教学中,我把教学内容适当进行了调整,在一节课内集中教学角的度量,使学生在坚固驾第2页共33页驭了角的度量方法后再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依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二、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使学生在操作探究中相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懂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无关,而与角的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2、实力目标:进行视察对比实力的训练,培育学生仔细细致有序操作的良好习惯。第3页共33页3、情感目标:激励学生大胆尝试,形成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4、教学重点、难点: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三、教法与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的依靠仿照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老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向学生供应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学问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第4页共33页要达到目标,形成实力,就必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加学习活动,使他们产生剧烈的学习爱好,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力气,老师要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法中重要的参加者与创建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化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订为“激趣导入——自主探究——巩固内化——拓展延长”,努力构建探究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第5页共33页这节课的学问是在学生初步相识了直线,线段和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较清晰的相识。本节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直观演示,旧知过度,设疑引入,感受新知。教学角的概念。通过师生的操作,利用动态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引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通过干脆的比较,学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开的程度有关,为引入角的度量进行间接比较角的大小作了铺垫。其次部分,相识量角器,让学生视察,初步相识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建立角的计量单位度和符号“°”。第6页共33页第三部分,教学角的度量。在学生相识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单位、符号的基础上,再介绍量角器的运用方法,最终通过实际测量说明: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开的大小,与边长无关。本节课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如口答,推断选择,实际操作等)围绕实际操作,培育学生的动手实力的重点,达到巩固和运用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角的度量”的说课稿2一、说教材《角的度量(一)》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内容,第7页共33页主要涉及到了角的度量单位,用量角器量角,画角三个内容。本节课学习角的度量单位,知道1°角的意义,初步学习度量与估计,由于角的意义的抽象性,学生日常生活上缺乏了度量角的干脆阅历,学习上存在了肯定的难度,因此教材上分成两节课学习,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体会度量单位长生的必要性,知道1°角的来历,为下节课理解量角和画教的方法奠定基础,突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