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初二年级四个班学生作文动机与兴趣情况调查分析表类别比率班级作文动机作文兴趣为完成老师作业为练习好作文为记录自己生活表情达意其他喜欢不喜欢无所谓喜欢初二(1)8.57%34.28%42.86%14.29%88.57%2.86%8.57%初二(2)8.11%62.16%18.92%10.81%75.67%8.11%16.22%初二(3)8.33%27.78%33.33%30.56%86.11%2.78%11.11%初二(4)2.78%36.11%50%11.11%80.56%0%19.44%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写作文的动机分布,“为了练好作文”而作文的目的在四个班学生中占主导地位,“为记录自己生活表情达意”动机居次,而且(1)班、(3)班、(4)班“为记录自己生活表情达意”都超过了“为了练好作文”。说明学生已经逐步意识到作文是用来记录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是用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只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明确,为老师而作的倾向已不太明显。这与近年来我校的语文教科研改革和老师们在作文教学上的不懈探究是密不可分的,在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动机上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从作文兴趣分布来看,“喜欢”“无所谓喜欢”“不喜欢”的人数呈从粗到细的状态分布,同时喜欢的人群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学生们又以喜欢自由作文,反对命题作文的占多数,觉得喜欢作文的原因是从中曾获得成功的体验和老师家长的鼓励和较高的分数,而不喜欢的原因中有30%左右的学生觉得作文太难或不愿意写某方面题材,老师给的作文分数低,近20%的学生觉得对老师出的作文题目不感兴趣,近2%的学生认为不喜欢上作文课的老师及上课方式。表2:五年级四个班学生作文的习惯及作文前后情感态度的体验调查分析表:类别比率班级作文的习惯作文前后情感与体验写作前读佳作和查阅相关资料坚持写日记写作后修改作前有创新的欲望作前无所谓烦躁、不太想写作后轻松满足作后无所谓作后感觉累初二(1)68.6%20%80%85.7%2.9%0%74.3%2.9%17.1%初二(2)48.6%10.8%51.4%67.6%13.5%5.4%34.3%2.7%8.1%初二(3)66.7%16.7%72.2%86.1%2.8%0%86.1%0%5.6%初二(4)47.2%8.3%63.9%75%8.3%0%55.6%2.8%2.8%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作文习惯意识。写作前针对命题、文体读他人佳作或查阅相关资料借鉴的人超过半数(抽样访谈中人均有优秀作文集的达4-5册,大家对同龄人的优秀作文比较感兴趣,阅读率很高。)能坚持写日记的学生数量却十分有限,多数同学认为老师或家长布置才做,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有时有感受特深的事情或有兴趣来了也偶尔记记。但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学习紧张,抽不出大量的时间练写。至于修改习惯大多数学生都能有意识地去修改,但认为修改是老师要求写作文的一道程序,仅仅限于改改错别字和不通顺的语句,修改与不修改结果差不了多少。同时表2中也反映出学生作文前后的情感态度体验。作文前有创新的欲望(即有创作的激情)的学生占多数,“作后无所谓”的人数很少,“烦躁不想写”的人数更少,有三个班的学生这一项已趋于零,而作文后有放松愉悦心情的占大多数,同时感觉作文后累的学生也不少,主要原因大多在于写作方法缺乏,平时对周围的事物和自己的生活缺乏细致的观察和感悟,觉得无话可说或者写不生动。初二年级座谈的多数同学还认为他们这个年龄思维活跃,有许多奇思妙想,特别爱写想象类作文,希望老师布置作文时能更加新颖,让思维驰骋开去,不要过于局限和死板。2、关于学生写作积累应用情况的调查分析:表3:初二年级四个班学生写作积累应用情况的调查分析表类别比率班级阅读积累生活积累应用意识喜欢读课外书每天定时阅读阅读并摘记关心国事关心校事关心自己或家事经常有意识地用有时会用不会用初二(1)88.6%48.6%45.7%37.1%82.9%85.7%40%60%0%初二(2)81.1%13.5%13.5%27%40.5%43.2%40.5%56.8%2.7%初二(3)97.2%30.6%66.7%50%69.4%91.7%36.1%61.1%2.8%初二(4)44.4%50%16.7%16.7%36.1%63.9%44.4%55.6%0%从表3中看出,我们有百分之七八十多的学生喜欢看课外读物,但有约七成的同学最喜欢读的是卡通漫画书,其次是故事童话、小说类书,再最后是优秀作文选和提高作文技能的书籍;仅有三分之一多的学生每天定期阅读课外书籍,其中看书到30分钟的占67%,30-60分钟的占23%,60分钟以上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