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21、知道聚落的主要形式。2、结合你的所见所闻,从人口分布、建筑特点、生产活动和交通特点等方面比较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异。3、了解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城市问题。4、掌握城市和乡村的分布特点;理解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5、能举例分析说明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学习目标3看下面的两幅图,分析城市和乡村的人口分布各有什么特点?4看下面的两幅图,分析城市和乡村的建筑各有什么特点?5上面两幅图,分析城市和乡村的生产方式各有什么特点?6看下面的两幅图,分析城市和乡村的交通各有什么特点?7总结城市与乡村的区别城市乡村交通特点人口分布建筑特点生产活动道路密集道路稀疏稠密稀疏密集、高稀疏、矮非农业农业8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看左图分析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③三处属于哪种类型的聚落?Zxxk2.三处聚落的选址有什么共同点?除此而外,你知道乡村还分布在哪些地方?3.三处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哪一处?为什么?除此而外,你知道哪些地方还分布有较大的城市?4.综上所述,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9乡村的分布:乡村民居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铁路分布。10城市的分布: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来的,在干流与支流汇合处,或河流入海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11聚落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12•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你能解释上面两种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原因吗?13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比较小,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璃。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高耸。寒冷地区的气候风劲、雪大,厚实的墙体可以抵御寒风,保持屋内暖和。高耸的屋顶,不易积雪,保护建筑物。14湿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善的排水系统。湿热地区的气候雨水多,所以要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墙体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利于通风散热,可以保持屋内干爽。15看下面的幅图,想一想,我国江南地区民居有什么特色?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沿河流而建,屋顶坡度大,墙体单薄,门窗较大。因南方降水量大,气温高。16形式形成和发展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聚落世界民居17课下搜集有关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的资料和图片,试比较它们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