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课程名称语文设计者李月霞单位(学校)铜冶镇铜冶小学授课班级三年级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章节名称第3课爬天都峰(第1课时)计划学时2课时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人教版本节(课)教学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2.通读课文,理解词语,理清课文脉络。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8.2-18.2-28.2-38.2-41、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2、通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有重点地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天都峰的特点。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读中感悟。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意思。2、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看听读说教学难点理清文章脉络,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引导抓住重点词语和修辞手法,结合课体会。8.2-18.2-28.2-38.2-4多媒体多媒体多媒体多媒体多媒体播放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天都峰风光片级图片资料。课文生字词的展示与汇报。《天都峰》一课的录音资料。重点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BIBKICJDBHIHEBBDCDE谈话交流:听了歌曲后,你想说什么?交流自己曾经爬山的感受。导入课题,板书课题。直观地感受天都峰的景色。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与交流,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自主与合作。通过范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小组交流,感悟天都峰的特点,指导有感情朗读。5分钟5分钟15分钟5分钟10分钟网上下载自己制作2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板书设计3爬天都峰高陡如入云间似挂铁链害怕3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结构一、调动生活感受,谈话导入:同学们,爬过山吗?(学生交流),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爬天都峰。(出示课题并齐读课题)板书课题:爬天都峰,并指导书写“爬”字,学生跟着书空。重点指导多音字“都”。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看天都峰的风光片和视频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并出示鲫鱼的图片,与“鲫鱼背”进行对比来理解此景点的来历。2.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二、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2.通读课文,理解词语,理清课文脉络。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三、初读课文,认字学词1.出示自学指导:⑴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⑵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或同桌之间互相帮助,把字音读准确。⑶标上自然段序号。2.利用多媒体课件检查生字词识记情况。3.指导写好“峰”“辫”,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出示课4同学们爬过山吗?感受如何?看图片及视频欣赏天都风光威尼斯旖旎风光进入主题出示自学指导,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代表发言出示第二自然段,感受天都峰的特点。全班展示交流。“我”究竟爬得上去吗?下节课继续学习。布置作业导入合作探究总结拓展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件】四、赏读课文,理清脉络1、听课文朗读录音,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五、紧扣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