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文学常识部分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这种表,或表明精忠报国之心,或献攻略之策。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唯独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之典册,而且灿然于文苑。这是因为孔明之作,持论贤明通达,行文情浓义明,因而被奉为理政的规范,为人的圭臬,作文的楷模。诸葛亮(181─234)三国时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早年避乱于荆州,曾躬耕于南阳隆中。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共图大业。次年,他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击败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称帝后,拜他为丞相。刘备死时托付他辅佐后主刘禅,后卒于军中。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以散文著称。文章写得周密畅达,代表作是《出师表》。危急存亡先帝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内不懈外忘身欲报殊遇诚宜不宜……(正反)第一条建议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宜付有司不宜偏私以昭平明之理第二条建议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荐贤臣先汉兴隆亲贤臣后汉倾颓亲小人引教训第三条建议结构层次:一、(1—5):分析当前形势,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二、(6—7)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三、(8):明确归纳各方面的责任。四、(9):结束语。理解背诵练习:1。诸葛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是什么?答:客观条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2。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1开张圣听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3亲贤臣,远小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3.作者自叙志趣过人,不求功名的话: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4.文中两句千古名言,诸葛亮出山辅助时的话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5.文中列举的使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两件事: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此次出师的目的是什么?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文中隐藏了许多成语,能找出来吗?妄自菲薄三顾茅庐不知所云还有吗?请你找找看:引喻失义作奸犯科苟全性命裨补阙漏指日可待察纳雅言三顾:三顾茅庐六出:六出祁山东和:东和东吴收二川:收东川西川北拒:北拒曹魏七擒:七擒孟获排八阵:摆设八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