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纪念改革工作讲话今年是改革开放*周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历程,是中国妇女不断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实践的历程,也是首都妇女以开放的胸襟和不懈的努力投身首都经济社会建设的历程,是首都妇女事业实现大发展、大繁荣的历程。作为首都妇女的代表者和代言人,XX省妇联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改革、探索、创新、实践,组织体系、职能定位和运作机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走出了一条体现时代特征、突出北京特色、符合妇女特点的发展之路。一、改革开放*年,北京妇女组织发展实现大突破改革开放前,北京妇女组织比较单一。经过改革开放*年的发展,北京妇女组织网络基本完善了纵向组织架构,实现了纵向到底,同时不断拓展横向组织架构,扩充团体会员数量,发展民间妇女组织,搭建起纵向组织完善、横向组织活跃,纵横交错的妇女网络。一是基层妇联组织的完善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是保证妇女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多年来,XX省妇联在改革中调整和强化基层妇联组织,确定了“党建带妇建”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思路,目前,全市共有18个区县妇联,131个街道妇联,185个乡镇妇联,2377个社区(居委会)妇代会,39*个农村妇代会,基层妇联组织组建率为100%。二是行业妇女组织的崛起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5世妇会在北京召开以来,以行业、职业、专业组织起来的行业女性团体在科技、教育、文化艺术、新闻传播、法律、统战等领域蓬勃兴起。XX省妇联构建起与全市15家女性团体会员的联系网络,将各行业的知识女性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目标一致、优势互补、工作协调、作用整体的妇女工作格局。三是民主党派、团体妇女组织的发展改革开放前,民主党派中只有两个建国初期成立的妇女组织,即民盟XX省委妇委会和民革XX省委妇委会。从1983年开第1页共4页始,农工、民主促进会、致公、九三学社、台盟、民建XX省委妇委会及台联、工商联妇委会相继成立。XX省妇联作为党联系各族、各界妇女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加强与民主党派、团体的联系与合作,实现妇女工作向高层知识女性群体和党外代表人士阶层渗透,不断拓展妇女工作的发展空间。四是妇女研究机构的兴起改革开放新时期为北京妇女研究注入新的活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XX省出现了6家研究妇女历史和各种现实问题的学术团体,在京的6所高校也成立了妇女研究机构。2006年,北京妇女研究中心成立,并成为全国妇联首批妇女/性别培训与研究基地。近*年来,妇女研究成果显著,涉及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妇女理论研究和妇女问题研究均具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二、改革开放*年,首都妇女事业实现大发展改革开放的*年间,XX省妇联积极履行职能,创新思路、拓宽载体,在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引领广大妇女实现自身发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首都妇女事业实现大发展。一是积极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营造妇女发展良好环境XX省妇联以切实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目标,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邀请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在XX省委党校为区县局级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做报告;举办了以“男女平等、和谐发展”为主题的5次论坛及各类研讨会、座谈会;与北京大学合作出版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读本》;在《北京妇女》上开辟专栏,请区县党政领导谈妇女工作;利用北京+10会议契机,充分展示十年间首都妇女事业巨大变化;加强与主流媒体的通力合作,开通了北京妇女网,实现了基本国策宣传的全方位、多角度覆盖。二是积极进行源头参与,有效维护妇女合法权益XX省妇联参与制定了市“九五”、“十五”、“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积极承担《XX省实施<妇女法>办法(修正案)》修订的基础性工作;参与制定了《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再就业工作若干问题意见>》等一系列地方法规和第2页共4页政策;参与了《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制定、修改和XX省《法律援助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企业职工生育保险条例》等立法论证。积极发挥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作用,通过两会议案、提案敦请有关部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