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渔家傲··秋思秋思•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志。•思考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思考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拓展延伸拓展延伸11..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长河落日圆。”落日圆。”2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33..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不还。”44..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55..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古来征战几人回?”人回?”作者作者简介简介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他出身贫寒,自幼苦学,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他在陕西守卫边疆多年。政治上,他主张革新,为守旧派阻挠;他的词,写边塞生活,苍凉悲壮,慷慨生哀;写羁旅生活,缠绵深致,脍炙人口。范仲淹于宋仁宗康定元年任陕西经略副使,守边四年,作《渔家傲》乐歌数阙。他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他的代表作《岳阳楼记》,写于他被贬谪的1046年,而就在他被贬谪的前4年(1040年),他还在塞外征战。范仲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著有《范文正公集》。作为有政治抱负的范仲淹,面对荒凉和艰苦,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写作背景写作背景1038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年西夏元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宋仁宗康定元年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1040),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今陕西延安)知州。延州阻挡西夏出兼延州(今陕西延安)知州。延州阻挡西夏出入关入关要冲要冲(多条重要道路会合的地方),战(多条重要道路会合的地方),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即作于任延州知州时。原有数阕,皆以此词即作于任延州知州时。原有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为“穷塞外“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为“穷塞外之词”。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词。之词”。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词。渔家傲渔家傲范仲淹范仲淹塞塞下下//秋来秋来//风景异。衡阳风景异。衡阳//雁去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连角起。千嶂嶂里。长里。长烟落日烟落日//孤城闭。孤城闭。浊浊酒一杯酒一杯//家万里。家万里。燕燕然未然未勒勒//归无归无计。计。羌羌管悠悠管悠悠//霜满地。人霜满地。人//不不寐寐。将军。将军白发白发//征夫泪。征夫泪。字音、节奏参考:字音、节奏参考:yānyānlèlèqiāngqiāngzhàngmèimèizhòngzhuózhuósàisài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景色(和别处)不同。思考:这一句交待了哪些内容?思考:这一句交待了哪些内容?衡阳雁去无留意衡阳雁去: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译文:译文:(过早)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之意。思考: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暗示了什么内容?思考:这一句用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