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的初始量•固定资产概述•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原则•固定资产初始计量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减值与处置01固定述定义与特征定义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特征固定资产具有实体性、耐久性、价值高、使用周期长、持有目的多元性等特点。固定资产的分类010203按经济用途分类按使用情况分类按所有权分类生产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用固定资产。使用中的固定资产、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和不需用的固定资产。自有固定资产和租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符合固定资产的特性。成本能够可靠计量。02固定初始初始计量原则初始计量是指固定资产在初次进入企业时,应按照何种价值进行入账。初始计量原则要求企业在确认固定资产时,应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计量,确保固定资产的初始价值准确反映其实际经济价值。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是指固定资产应以购买时的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在确认固定资产时,应按照购买该资产所支付的实际对价进行计量,包括购买价格、相关税费、运输费等。重置成本原则重置成本原则是指固定资产应以当前市场条件下重新购置相同资产所需支付的成本进行初始计量。重置成本原则要求企业在确认固定资产时,应按照当前市场价格重新购置该资产所需支付的成本进行计量,以确保固定资产的初始价值反映其当前经济价值。VS现值原则现值原则是指固定资产应以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进行初始计量。现值原则要求企业在确认固定资产时,应按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进行计量,以确保固定资产的初始价值反映其未来经济价值。03固定初始法购入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购买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这些费用都是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确定固定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成本包括该项资产至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全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该项资产至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全部必要支出,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这些费用都是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确定固定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部必要支出。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应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如果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则应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计量依据。这种计量方式有助于确保固定资产价值的准确性和公允性。04固定折旧法直线法直线法是最简单、最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计算公式为: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使用年限。直线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易于理解,但缺点是忽略了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内的磨损程度不同。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与其实际工作量相联系。工作量法的优点是能够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磨损程度,但缺点是实际工作量的测量和估计存在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计算公式为: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总工作量。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为: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逐年递减的分数(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是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母是预计使用年限的逐年数字之和)。年数总和法的优点是能够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磨损程度,并且在预计使用年限内逐年递减折旧额。但缺点是计算相对复杂。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将固定资产的期初账面净值乘以一个固定的折旧率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为:年折旧额=期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