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问题关于高校新生适应期的心理问题摘要:首先通过心理健康调查统计数字介绍了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讲解并描述了问题存在的缘由,最终说明白心理教化的必要性和方式、方法。通过该文章能使人尽快了解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等。关键词:心理障碍;适应期;心理焦虑;心理教化高校阶段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心理活动困难多变、心理冲突和冲突比较烈的时期。能否处理好这些冲突,调整好自己的心第1页共14页理,干脆影响着高校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了全面了解我院高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心理健康对其成长的影响等,我们采纳高校生人格健康调查表,随机对我院296名大一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收回有效卷290份,其中男生210名,女生80名,结果如下:(一)有38人可能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占13.1%,其中女生13人,占女生总数的16.25%;男生25人,占男生总数的11.9%。经询问面谈,确定有21人存在激烈的心理冲突和各种神经症的困扰而异样苦痛,学习生活明显受其影响。第2页共14页(二)应引起重视者(介于正常与问题者之间)80人,占27.59%。(三)一次过关者(心理健康者)172人,占59.31%。这一结果表明:我院有心理障碍倾向的高校生占40.69%,而其中有13.1%的高校生有较严峻的心理障碍。此结果与全国在校高校生30~40%有心理障碍倾向,而其中存在较严峻心理障碍者大约占10%左右这一结果相比基本吻合,但略高出几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我院高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高校生心理问题详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独立实力较弱第3页共14页从中学进人高校,伴随着生理成熟而反映在心理上的成人感,使得新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大大增加,他们从理智上要求摆脱家长和老师的束缚,争取独立性。但是,由于过去依靠父母和老师较多,社会阅历缺乏,使得高校新生在具有剧烈独立意识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难以摆脱的依靠性,还不能真正依靠自己的'力气来独立地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学习问题和处理好各种社会交往中的关系。新生入学后很多事情须要自己处理,心理打算不足,很多无趣、处事实力差的新生经常为自己在某些问题面前手足无措,迟疑不决而感到苦恼和忧虑因而心理失衡,产生惊慌和自我地位改变带来的不适应。第4页共14页二、学生期望值于现实反差大,志向与现实的冲突冲突高校一年级是一个特别的阶段,他们大多数是从家庭到高校,都是第一次真正离开家乡、父母、亲友,走出家门,来到高校求学。由于高校的办学条件还相对较差,新生入学后,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文化消遣方面条件都与期望值相差甚远,给新生带来悲观,使他们感到现实生活的困难。环境、角色的改变引起心理上的不适应。调查中有6.7%的学生认为目前最需得到帮助的是“生活适应”。有的同学,报到手续刚刚办妥就给家里打长途,说学校不是自己志向的学校,宿舍条件差,生活条件难以适应等等。由于志向与现实的剧烈反差,他第5页共14页们不敢正视现实,也不敢变更自己时,一遇到挫折,就会产生苦闷、厌倦、消沉的心情,干脆影响到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三、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导致心理焦虑高校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与中学发生了质的改变。在中学,老师的授课方式是以学生能理解为目的,内容少,练习多,一切学习生活都有老师支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学问的状态。然而,高校则不同,老师上课来,下课走,课程多,教材有取有舍,要求学生能独立思索、学习及自我管理。这种学习方法的转变,要求学生尽快调整自己所处的位置,达到“角色转变”,然而,很多学生往往缺乏必要的第6页共14页心理打算,仍旧抱着那种等待心理。在经验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便感到有些茫然失措,忽然心情由兴奋转为自卑、消沉,部分学生处于难以适应的境地。个别学生的学习适应期长达半年到一年。四、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人的社会性确定了交往的必定性。现在的高校生绝大多数在上高校前没有离开过家,他们过惯了家庭重点爱护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离开了父母、老师和挚友,来到高校,面对生疏的环境和面孔,学生普遍有一种孤独感,渴望结识新的挚友以求帮助和理解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