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报告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依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由于地理和历史等缘由,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冲突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变更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第1页共20页经济等缘由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本文就成功村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调查,了解其现状,分析缘由并提出对策探讨。关键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大规模的人口流淌形成了一个特别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成功村是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一个传统的农业村,现有人口1927人,外嫁未迁户口56人,常住人口1437人,未满14岁的留守儿童74人,占全村人口的3.84%,有52人和奶奶、爷爷在一起生活,22人在家独第2页共20页立生活。在调查中发觉,65%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2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意,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肯定大比例的隔代教化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简单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状况比较突出。第3页共20页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一)、性格比较内向在调查中,我们发觉很多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他们表示一般他们放学回家后一般就在家里,很少出去,不喜爱和人打交道,主要的活动就是在家看电视,这主要是10岁左右的孩子,更大点喜爱到网吧去打发时间。和爷爷奶奶这些大人,他们认为没有多少话讲,或者根本就不想和他们讲。这些孩子在群体活动中通常比较静,调查显示,他们很艳羡那些能唱能跳能讲笑话的小孩,而他们只是人群中的一个观众。长期的这种生活形成了他们性格上的孤僻这些孩子在年幼第4页共20页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平安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他们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沟通。长期的寡言缄默、焦虑和惊慌,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念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二)精神抑郁,很难找到欢乐这些孩子大多都是14岁以下,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比较快的一个时期,而稳定的心理特征还未形成,特殊是进入到青春期后,一些孩子的心理问题就更加的突出,在学习上困难、交友的迷茫、青春期的第5页共20页困惑,这些问题使得他们无法找到心理排解的窗口。这让这些人群无法获得欢乐,内心的苦痛、郁闷纠结使得这些孩子没有自信,不敢大胆的表现自己,缺乏生气。(三)心情急躁,简单失控在调查中,我们询问了几名留守的孩子,“对你在学校和家里和老师及大人吵过架吗”的回答中,几乎全部的孩子都表示吵过,有些甚至常常和大人及老师吵架、甚至有两个孩子因为常常在学校和同学打架换了三个学校。有2个孩子表示很厌倦现在的生活,不想读书,也想早点出去打工。第6页共20页(四)认知偏差:内心迷茫少数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爸妈没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由此产生怨恨心情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他们,导致情感隔膜。他们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将来感到茫然。多数儿童进取心不强,纪律涣散,再加上家里无人辅导,学习成果普遍较差,渐渐逃学、辍学,以致过早地流向了社会。部格外出打工者急迫致富的心态快速膨胀,平常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化、法制教化关注较少。特殊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看孩子产生内疚感,于是实行“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极易形成孩子功利第7页共20页主义价值观和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