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节选)教学简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培养分析、归纳能力。2.了解文中的寓言故事及作者的思想感情。3.初探对“逍遥游”的理解。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熟悉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思路。2.学习本文丰富的想象及借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3.了解庄子的精神世界及追求,并学习适当评价人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积极人生态度。2.摈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消极思想。3.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1.分析文章思路。2.鉴赏文中的鲲鹏等艺术形象。3.辨析庄子思想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教学难点1.对庄子“逍遥游”主旨的理解。2.对鲲鹏既欣赏又否定的复杂感情的理解。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探究课时安排第三课时学情分析这是《逍遥游》第三课时,之前第一、二课时学生已对作者及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已具备的文言知识,对课文字词句进行了疏通、释义、翻译,对文章内容分段作了研习;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了背诵。这节课重点放在深入理解庄子思想及内容拓展上。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庄子濮水垂钓的故事导入,提出问题,为后文分析作铺垫。二、熟悉课文,把握文意,概括文章的结构思路。1.背诵课文第一段,感受庄子描述的奇特的形象和意境。2.速读课文,找出并鉴赏寓言故事中的艺术形象。3.分析作者是如何处理这些艺术形象的。——从着眼点、表现方法上去感知。三、欣赏鲲鹏的形象,分析作者对这一形象的感情和态度。——导读、分析、赏析。四、再读课文,找出表现庄子逍遥游境界的句子,并理解其深刻的内涵。五、课堂拓展:拟以“五家争鸣”形式对庄子思想质疑、评价。学生讨论,老师组织、适当点拨,拓宽学生视野。六、总结评价。板书设计逍遥游空社会时鲲鹏小知小年冥灵蜩︳四种人︳大椿学鸠︳宋荣子︳彭祖斥鴳大知子列子大年朝菌蟪蛄间间万物皆有所待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无己无功无名以游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