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演讲》教学方案年级:八年级学段:第二学期第六单元学科:语文版本:苏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演讲和演讲的特点。2、初步学会按演讲的结构分析课文,体会对比论述的方法,理解简洁明快的语句。3、感受“年轻精神”,并以此自励。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出镜: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七年级曾经学过的一首诗吗?郭沫若,《天上的街市》。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PPT1课件展示:《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我想那隔河的牛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郭沫若的这首诗颠覆流传千年的神话,化解了那一幕悲剧和人们叹息了千年的相思与哀愁。整首诗风格恬淡,用自然清新的语言、整齐的短句、和谐优美的韵律,表达了诗人纯真的理想。PPT2课件展示:作者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郭沫若在1948年做的一次即兴演讲。PPT3课件展示:看课题: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演讲PPT4课件展示: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萧红、演讲我们首先了解一下萧红。PPT5课件展示:萧红(1911~1942),是在鲁迅先生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现代女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1935年出版代表作中篇小说《生死场》。抗战爆发后,积极参加抗日斗争。1942年病逝于香港,葬在靠近海边的浅水湾。萧红把一生都献给了人民解放事业,在她身上有着年轻人所应有的精神品质。为了纪念这位年轻卓越的女作家,1948年,一大批民主的、革命的文化人在萧红墓前举行集会,郭沫若在会上作了五分钟即兴演讲。那么什么是演讲呢?PPT6课件展示:演讲,是在公众场合就某个问题或事件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口头表达形式。作为议论文的样式之一,演讲的特点是:面对一定数量的听众,公开发表个人的观点;话题集中,中心突出,结构完整;语言简洁明快,充满感情,富有鼓动性。PPT7课件展示: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一次演讲: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1PPT8课件展示:这是美国“阿波罗计划”实施时,肯尼迪在做演讲《我们选择去月球》。PPT9课件展示:这是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演讲。PPT10课件展示:这是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做演讲。PPT11课件展示: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的是郭沫若的演讲。二、课文听读下面先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考虑这样的三个问题。PPT12课件展示:1.阐述了一个怎样的话题?2.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中心?3.展现了一个怎样的结构?(教师范读)年轻的朋友们:讲演对于我倒不是件难事,然而要不多不少恰好“五分钟”,却使我感到困难。而主席又只要我作“五分钟”的滩头讲演,让你们好早点跳下海去,作你们青春的畅泳。我想,本来我可以这么开始我的讲演:“各位先生,各位女士,请大家沉默五分钟!”于是当大家沉默到五分钟的时候,我便说:“沉默毕,我的讲演完了。”大家假如要反诘我:“你向我们作五分钟的讲演,为什么叫我们沉默五分钟呢?”我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朋友,人们不是说‘沉默胜于雄辩’吗?”本来我可以这么开始我的讲演的,但是当我听了刚才X先生两分钟的讲演,太漂亮了!他说:“人民的作家萧红女士一生为人民解放事业奔走,到头来死在这南国的海边,伙伴们把她埋在这浅水湾上,今天,围绕在她周围的都是年轻人,今后的日子里,不知有多少年轻人来围绕着她。朋友们!我们是年轻人,我们没有悲伤,我们没有感慨,请大家向萧红女士鼓掌。”太好了,我的五分钟讲演只好改变计划了,让我把年轻人引申来说一下吧。年轻人之所以为年轻人,并不是单看年纪轻,假如是单看年纪轻,我们倒看见有好些年纪轻轻的人,却已经成了老腐败,老顽固,甚至活的木乃伊——虽然还活着,但早已死了,而且死了几千年。反过来我们在历史上也看见有好些年纪老的人,精神并不老,甚至有的人死了几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