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送东阳马生序》第二课时VIP免费

《送东阳马生序》第二课时_第1页
1/17
《送东阳马生序》第二课时_第2页
2/17
《送东阳马生序》第二课时_第3页
3/17
宋濂第二课时大关县天星三中易文敏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在学习上最真实、最辛苦的一件事,一会儿告诉大家。教学目标1、我能体理清思路、理解全文,会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中心的写法。2、我能体会作者克服困难,专心求学的精神和意志。3、能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在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我能体理清思路、理解全文,会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中心的写法。2、难点: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学生勤奋学习的。自主学习: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可引用原文的词语或者句子回答)2、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3、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是什么?4、概括作者求学条件的特点?作者如何表现这一点的?文章开头的“嗜学”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别概括两个阶段的艰苦条件。6、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7、作者真的愚笨吗?他为什么这样说?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可引用原文的词语或者句子回答)困难:无书、无师、家贫(生活艰苦)2、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依靠精神的力量——以中有足乐者。3、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是什么?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成果展示:4、概括作者求学条件的特点?作者如何表现这一点的?文章开头的“嗜学”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求学条件艰苦:为了表现艰苦,作者先总地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条件——“家贫”。然后又分别介绍了幼年时和成年后的学习条件。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5、分别概括两个阶段的艰苦条件①幼时求学的艰难:致书之难借书抄录;(假借于藏书人之家,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其艰难可见。作者也因此而得以“遍观群书”。)②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种艰难又包括三种情况:a、叩问之难,要“趋百里外”,要“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而“遇其叱咄”时,只能“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b、旅途之艰,要“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冒“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以致于“足肤皲裂而不知”;c、生活之苦,吃的“无鲜肥滋味之享”,穿的则是“缊袍敝衣”。6、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有强烈的求知欲,为获得知识,学问,他不辞辛苦,不怕困难,非常虚心虔诚的求教。7、作者真的愚笨吗?他为什么这样说?不愚笨,是作者自谦的说法;旨在说明,即使愚笨,努力学习也是会有收获的。1、本文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合作探究:1、本文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以自身经历相告,现身说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态度恳切,易于接受。合作探究展示成果:2、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与同舍生对比,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这种刻苦学习,专心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采用对比手法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请你说说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有何作用。师:辞色严厉,甚至叱咄生:色愈恭,礼愈至师生态度生活情况同舍生:衣饰华美,饮食鲜肥作者:袍敝衣,日仅再食緼对比对比勤艰•赏析本文的对比手法更形象鲜明、更有说服力通过对比,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要舍得吃苦,要有恒心。1、反思自己是如何学习的,同古人比较有什么不同处在。2、举几个古人在艰苦条件下勤奋学习、以苦为乐的事例,谈谈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作业:谢谢大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送东阳马生序》第二课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