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陈列中文物的管理与保护————————————————————————————————作者:————————————————————————————————日期:博物馆陈列中文物的管理与保护更新时间:2007-8-20来源:点击数:820(山东省博物馆作者:任锐)多年来,文物在博物馆库房中的管理与保护工作比较规范,建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章程。相对而言,陈列中文物的管理与保护工作比较薄弱,至今没有形成一定的规则,基本上是各级、各类博物馆根据本馆的具体情况在操作运行。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陈列中文物的管理与保护谈几点想法。一、陈列中文物保管之现状我国博物馆种类繁多,行政隶属关系复杂,且各馆情况、条件不一,管理的要求和方式也不尽相同。目前各馆陈列中文物的管理权的归属没有统一规定,据笔者了解,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文物由陈列部门从库房提出,布展结束后,文物清点成册交保卫部门和保管部门,由保卫部门负责展厅中文物的保卫工作,保管部门负责陈列中文物的保管工作。这种方针是目前博物馆最常见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保管部门在文物工作上富有经验,对文物的管理手段比较科学、规范,熟悉和掌握各种文物的保养知识和方法,对陈列中文物从管理和保护上都较为有利。不足之处在于,保管部门的中心工作是库房文物保管,陈列中文物的保管工作不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很多单位并不派专人管理,容易发生保管人员疏忽管理。第二种方式是:陈列部门布展结束后,文物清点成册交保卫部门和专职负责展厅保管的部门,由保卫部门负责展厅中文物的保卫工作,由专职部门负责陈列中文物的保管工作。这种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专职部门工作专一,可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专人负责展厅文物的管理,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足之处在于,这种方式往往局限于大馆,中小博物馆由于受到人力、财力、技术等各方面限制而难以运行。第三种方式是:展厅陈列的文物安全工作仍由保卫部门负责,文物管理由陈列部门负责,这种方式在临时陈列中最为普遍。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陈列部门参与整个陈列的设计、制作和布展工作,对文物比较熟悉,了解各种展具性能。不足之处在于,在实际工作中,陈列设计人员的工作职责是设计和布置陈列,主要精力都放在对文物的艺术氛围的烘托营造上,对文物的保管工作缺乏主动意识。而县陈列部门一个陈列结束后,主要工作重点是放在下一个陈列上,不可能有精力考虑陈列中文物的管理。在此情况下,陈列中文物的保管工作相对薄弱。第四种方式是:陈列布展结束后,文物清点成册交宣教部门和管理部门。陈列中文物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宣教部门负责,保管部门负责文物的保护工作。这种方式是比较传统的方式,由于展厅是宣教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他们每天进出入展厅讲解,比较熟悉文物展品,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向有关部门反映。这种方式不足之处在于,宣教部门的主要工作是讲解接待,对文物保管工作缺乏专门的知识和经验,不了解文物保管工作相关的工作手续、程序及要求,而且宣教部门人员变动也较大,不利于文物的管理工作。第五种方式是:展厅日常安全由保安公司、物业等部门负责,文物的保管工作由馆有关业务部门负责。这种方式大都在行业博物馆。在此种情况下,陈列中文物的保管工作最为薄弱。由于很多行业博物馆的管理人员都是从各单位部门中抽调组成,缺乏文物保管工作知识和经验,难以及时解决陈列中文物的各种问题。由此可见,在目前陈列中文物的管理与保护工作中,无论哪一种方式,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在操作上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未达到文物保管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找出相应的对策,提高管理水平。二、加强陈列中文物的科学管理陈列中文物的管理工作,虽然没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章程,但在工作中,有库房文物管理的经验和制度可借鉴。各馆可根据本馆具体情况,制定出适用于本馆陈列中文物管理的办法和制度,使陈列中文物的保管工作走向规范化管理。1、陈列中文物管理模式陈列中文物由保管部门主要负责,陈列部门和保卫部门等其他相关部门协调管理的方式较为合适。这种方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