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卖油翁知识点总结卖油翁学问点总结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状况,包括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阅历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卖油翁学问点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卖油翁》作者:第1页共12页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二、课文重点1.重点字词:(1)自矜:自夸。矜,夸耀。(2)释担:放下担子。释,放下。(3)睨:斜着眼睛看。(4)发矢:放箭。矢,箭。第2页共12页(5)但微颔之:只是微微地点点头。但,只是。颔,点头。(6)但手熟尔:不过手法娴熟罢了。尔,罢了。(7)忿然:愤怒的样子。(8)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尔,你。轻,轻视。(9)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阅历)懂得这个道理。(10)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乃,就,于是。置,放。(11)以钱覆其口: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以,用。覆,第3页共12页盖。(12)徐以杓酌油沥之:渐渐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徐,渐渐地。杓,现在写作“勺”。沥,注入。(13)因:接着。(14)康肃笑而遣之:陈尧咨笑着将他(卖油翁)打发走了。2.通假字:但手熟尔:同“耳”,罢了。3.一词多义:之第4页共12页(1)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状况)(2)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3)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葫芦)(4)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其(1)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代陈尧咨)(2)以钱覆其口(代词,代葫芦)以(1)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第5页共12页(2)钱覆其口(介词,用)射(1)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2)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技艺)尔(1)但手熟尔(同“耳”,罢了)(2)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而(1)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第6页共12页(2)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3)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4.古今异义: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平安)三、文章主旨:本文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间的问答小故事,告知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特长也没有傲慢自满的必要。第7页共12页四、思索与练习:1.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看法前后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缘由是什么?由“忿然”到“笑而遣之”。其改变的缘由,是他看到了卖油翁的技术很纯熟,却并不“以此自矜”,相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技艺是无止境的。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之”分别指代什么?(1)忽啼求之:指代书写工具。(2)传一乡秀才观之:指代方仲永写的诗。(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指代陈尧咨射箭。第8页共12页(4)康肃笑而遣之:指代卖油翁。五、简答题:1.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卖油翁。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说明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意近即可)2.描述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这两段文字,哪一段写得比较具体,哪一段写得比较简略,这是为什么?答:写卖油翁沥油一段具体,为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艺制服对方的形象;略写陈尧咨的射技,只用“十中八九”略写,对第9页共12页他恃技骄横则较详,便于突出各自性格,突出文章中心。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不行。“睨”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其他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4.概括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性格特点:尧咨因善射而自以为是,傲慢自大,目空一切;卖油翁身怀绝技,但含而不露,而又虚心谨慎。5.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看法?哪些词句表现了陈尧咨的高傲无礼?第10页共12页睨、颔自矜;吾射不亦精乎;忿然;尔安敢轻吾射。6.这篇短文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