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三角形的特性”为例谈“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实践湖北省教研室刘莉2思考:1、您能介绍一下您所在的学校或地区是怎样开展同课异构的实践活动吗?2、你们在“同课异构”的实践中遇到过什么问题或困惑吗?3同一个课题同一个教学内容基本一致的教学目标同——教育工作者一个共同的目标!1“同课异构”的含义4体现在教学方法、手段上异——学生之异,教者之异1“同课异构”的含义5•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1“同课异构”的含义6第一,“同课异构”把课堂作为教学研究的实验室,明显地提高教研教学效果。第二,“同课异构”有效地促进参与者的思想交流,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三,同课异构展现的教师不同的教学呈现方式,可以检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从课堂教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同课异构”的意义27•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从学生角度看:“同课异构”是一种以师生共同发展为中心的教研活动,它有利于学生的多元发展。“同课异构”的意义38实践研究实践研究层层提升“同课异构”的作用及意义29“同课异构”的多种形式4一人一人同课同课异构异构同课同课异构异构形式形式多人多人同课同课异构异构10问题式课例式课题式同课异构形式递进式客串式帮扶式展示式“同课异构”的多种形式4111、问题式同课异构•是以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活动主题,要求教师通过同课异构探讨不同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最有效的途径。•在同课异构的各种形式中,问题式同课异构产生最早,运用也最普遍,其他形式都是它的变式。•同课异构的基本流程,一般包含以下环节:定题、设计、说课、上课(听课)、研讨、反思。122、课例式同课异构•它不要求以特定问题为活动主题,而是按正常的教学进度,以某个教学内容为主题,把整个教学过程当作研究的课例,要求教师通过不同课例的研讨来探求如何完成教学任务,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这种形式结合日常教学举行,每周定期开展,备课组成员人人参与,有利于学校打造一种依托常规教学稳定开展的校本教研平台,有利于将同课异构与集体备课嫁接,促进校本教研制度进一步完善。•课例式同课异构的活动模式与问题式同课异构大体相同,但在具体内容上又有差异,如两者都要确定主题,但其主题一为“问题”,一为“框题”,内容大相径庭。133、帮扶式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既需要“个人反思”,又需要“同伴互助”,还需要“专业引领”。针对这一需要,人们又探索出适应“师徒结对”、“同伴互助”等活动的帮扶式同课异构。•例如:“老教师带新教师、跟岗培训、组内手拉手帮扶等形式”。•它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师徒帮扶式同课异构,这种形式只在师徒间进行,双方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注重一对一、手把手的点拨与扶助,“扶”的特征更为明显。另一种为同伴帮扶式同课异构,即教师自选对象,自愿组合,结为伙伴,相互听课评课。•对人数较多的备课组来说,这种同伴帮扶式同课异构也适宜于对教师分组开展活动。144、展示式同课异构•展示式同课异构是公开课、示范课的一种变式,是将同课异构与公开课、示范课嫁接,揉为一体。•它既包含公开课、示范课的元素,又体现出同课异构的特征。155、客串式同课异构•即请本学科其他年级的教师到本组上课,临时串个门,与本组教师同台竞技,一起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由于其邀请的不一定是名师骨干,其主要目的也不是让其来展示,而是为本组开展活动增添新面孔,让教师产生新鲜感与兴奋感,因而它与展示式同课异构又有所不同。例如:送教下乡,送教支边等活动。•特点:•(1)客串式同课异构使参与活动的成员范围扩大,有利于打破消沉与寂漠,给活动带来生机活力;有利于教师获得刺激,产生兴奋,提高参与活动的兴趣。•(2)客串式同课异构扩大了教师学习的对象和交流的范围,有利于促使教学方式多样化,促使教师换种视角解读教材,打开思路,获得启示。•(3)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