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班音乐教案:郊游中班音乐教案:郊游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化工作者,经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当怎么写?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郊游,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班音乐教案:郊游1中班打击乐:郊游第1页共74页活动目标:1、复习歌曲,了解歌曲的结构特点,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2、依据音乐的节奏特点,尝试用铃鼓、圆舞板、碰铃演奏歌曲。3、体验与同伴共同演奏的乐趣。活动打算:事先会唱歌曲《郊游》,节奏图谱、铃鼓、圆舞板、碰铃若干。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第2页共74页“小挚友,前段时间老师教了一首《郊游》的歌曲,你们还记得吗?”(伴乐轻唱)二、感知结构,尝试用身体表现节奏型。1、“老师用图谱把歌词都登记来了,看看老师用了哪些符号?”“那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看着图谱来唱一唱,然后告知我,这首歌曲里面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伴乐齐唱)“第一段和第几段相同?”“相同的部分我们称为A部分”“中间部分有它们一样吗?”第3页共74页师小结:像这样起先和结尾的节奏相同,中间不同的结构叫ABA结构。(出示ABA)2、“假如用我们的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看到小脚你想到什么动作?看到小手呢?谁来试一试。”(引导幼儿看图谱,集体分部练习)“除了用跺脚、拍手还可以用什么身体动作呢?”(拍腿拍肩,集体尝试)3、分析B段:“B段我们看到了什么?这儿不是小脚小手,而是白云、阳光、青山绿水,可以用什么动作呢?”(幼儿做,集体练习)第4页共74页4、集体完整练习,分部练习。“现在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看指挥伴乐做动作)三、探讨配器,并演奏。1、“小挚友真能干,连小乐器们都忍不住想来玩一玩啦,看一看,都来了谁?”相识铃鼓,碰铃,圆舞板。“我们帮它们分一下工,走的部分用什么乐器?为什么?拉手的地方呢?”“B段美丽的部分适合用什么来演奏呢?”2、尝试用乐器演奏一遍。3、交换乐器。第5页共74页四、结束。“今日我们又学了一个新本事,会用乐器来演奏歌曲了,像这样用乐器来演奏的活动叫打击乐。铃鼓、碰铃、圆舞板都是打击乐器,在我们三楼的音乐室里,还有很多的打击乐器呢,等下我们一起去用别的乐器来试着演奏《郊游》好吗?”中班音乐教案:郊游2目标:1、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唱歌。2、能感知AB两段音乐的不同,并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美第6页共74页丽的音乐。活动过程:(一)、入室律动(二)、复习歌曲《好妈妈》(三)、歌颂:《郊游》(1)老师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欢乐,引导幼儿说唱歌词。(2)放录音带《郊游》,引导幼儿听出有两段"不同的"音乐。(3)学唱歌曲,老师用不同的动作带幼儿唱歌,让幼儿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段不同的"心情"。第7页共74页(4)老师与幼儿一起按歌词合节奏地进行歌表演。(三)、音游:《小花猫和小老鼠》(四)、出室律动:《小白船》环境材料:录音机、录音带、猫和老鼠的头饰。中班音乐教案:郊游3教学内容音乐活动《郊游》教学目标第8页共74页1、了解歌曲aba的结构特点,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b段音乐的美丽。学习用歌表演形式表达音乐的不怜悯绪。2、能依据歌曲内容表演动作,探讨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萌发用音乐表现生活的爱好。教学打算已会唱歌曲、歌曲乐谱、乐器(铃鼓、碰铃、双响筒等)。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歌曲aba的结构特点,能用乐器进行歌曲演奏。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究操作法;乐器协助教学活动过程:老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导幼儿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结构和心情。1、齐唱歌曲,要求唱得整齐、好听。第9页共74页师:上次老师请小挚友学了《郊游》这首歌,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2、感知歌曲的aba结构。师:这首歌曲一共有几小段?总结:这首歌里一共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可以叫做aba形式。3、引导幼儿感知歌曲第一、三段和其次段的心情区分。提问:第一段和第三段的节奏怎么样?感觉怎么样?师:其次段的节奏和第一、三段有什么不一样?第10页共74页进行歌颂,复习歌曲。知道歌曲分三段,理解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第一、三段表现欢快的心情,其次段表现美丽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