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儿童的生活提升儿童的生活——《爱惜每一张纸》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课题是《爱惜每一张纸》。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爱惜每一张纸》是鄂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护我们的家园》中的第三个主题,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个主题。通过三个联系紧密的主题活动,由今到古最后又回到今,让学生在古今的这个来回中,认识纸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初步了解树木造纸的过程,了解纸与树木的关系,懂得节约用纸的重大意义,养成节约用纸,爱惜纸张的好习惯。2.教学目标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结合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我确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情感与态度: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兴趣,懂得节约用纸的意义,形成从小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意识。行为与习惯:逐步养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节约用纸、爱惜用纸的好习惯。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树木造纸的过程,了解纸与树木的关系,认识纸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身感受、观察、访问、查阅等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合作能力,在辨别践行中提高实践判断能力,并学会初步的统计方法。3.说教学准备为了顺利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在课前师生需要作充分的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纸制品等。学生准备:(1)收集纸制品;(2)完成统计表:统计自己一天的用纸量;(3)收集资料:森林的作用。二、说学生和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热爱大自然是儿童的天性,纸与孩子们天天接触,但农村二年级的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却难有节约的意识和行为,这源于他们不了解纸是怎么来的、纸来之不易。所以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二年级孩子们的认知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节约用纸、爱惜纸张的好习惯,使他们善良纯真确定的内心世界在自己的行动中积极外显出来;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纸与树的关系,明白为什么要爱惜每一张纸。三、说教学设计理念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纸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为了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想用孩子们熟悉的那一部分来引发他们对陌生内容的探究,从而获得新的认识。所以我对于本课教学的设计理念是“源于儿童的生活,提升儿童的生活”,即以“活动”为主线,用儿童今天熟悉的生活,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进入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在多种喜欢的活动中增加了对纸的一种认识和情感,更加懂得热爱生活——为明天更美好的生活自觉培养良好的环境道德和习惯,不知不觉中提升了他们自己的生活,孩子们的那种获得将是孩子们自我提升、自我成长的过程四、说教法与学法在“源于儿童的生活,提升儿童的生活”教学设计理念指导下,我主要采用以下基本的教学方法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一)说教法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启发式、活动式、合作探究式、观察演示等方法,来体现我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二)说学法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由学生自主质疑,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在猜、想、听、算等各种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观察、感受、研究,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辨别能力。五、说教学过程根据本课的三个活动联系紧密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我设计用1课时完成教学。整个教学流程是“竞猜谜语,激趣导入——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指导实践,突破重难点——拓展延伸,总结升华”。一:竞猜谜语,激趣导入孩子们喜欢玩猜谜语的游戏,这节课我以谜语有奖竞猜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四四方方,白白净净,传播知识,它打先锋”猜一物,猜对了的同学到黑板前为你的小组在小山坡上亲手种上一棵小树苗。学生在猜一猜,种一种的活动中,参与学习的兴趣高涨起来。在孩子们的情绪高涨之时,我出示谜底的实物——纸,并板书今天所学的话题:纸,和孩子们一起进入第二板块的学习活动。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首先,引导学生质疑:说到纸,你最想知道它的什么?这样从学生的问题入手,体现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然后,让学生拿出收集的纸制品,说一说它们的作用,引导学生明确纸与人们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