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专题复习学案3地形图的判读VIP免费

专题复习学案3地形图的判读_第1页
1/4
专题复习学案3地形图的判读_第2页
2/4
专题复习学案3地形图的判读_第3页
3/4
专题复习学案三地形图的判读学案编号:DL2014-03班级:姓名:组号:【复习目标】1.知道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并会高度差和温度差。2.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地势的高低起伏、坡度的陡缓。3.能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类型。4.地形剖面图。一、知识要点考点1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地面某一地点高出的垂直距离。(绝对高度)2.相对高度:地面某一地点高出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的。例: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回答:(1)C点的海拔为米。(2)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米。(3)BC两点的相对高度为米。(4)若A点气温为7℃,那么B点的气温为℃,C点的气温为℃。考点2认识等高线各部位,理解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关系1.等高线:在地图上,将陆地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2.等深线:海洋中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3.等高线,坡度越陡等高线,坡度越缓。山顶山脊山谷陡崖鞍部闭合曲线心,中高周(点)等高线凸向低(线)等高线凸向高处(线)等高线重合的地方(线)两个山顶之间比较平缓的部位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中间高而四周低的地形是,中间低而四周高的地形是。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形部位是,一般作为河流之间的分水岭。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形部位是,一般有河流发育。考点3分层设色地形图1.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地形类型海拔高低地表起伏特征共同点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2.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蓝色表示,不同深浅的黄色表示、、,白色表示,褐色表示。3.最能反映地形高低起伏的地形图是哪一种地形图?考点4地形剖面图(直观的表示地形起伏)沿北纬32°纬线我国地形剖面图(1)我国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一级阶梯地形以_________为主,平均海拔在________米以上。(3)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是______________,注入______________洋。(4)我国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5)我国第二、三阶梯的分界是:(6)青藏高原位于第阶梯。二、达标检测(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得分: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___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____。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海拔-400米,两地相对高度是()A.8844米B.9244米C.12844米D.8444米3.读图1,判断:(1)图中点A的海拔高度可能是()A.小于260米B.大于260米C.240~260米之间D.260~280米之间(2)从图中()处登山相对容易A.B处B.C处C.B和C两处都一样容易D.B和C两处都不容易(3)在陆地地形景观中该图所示地形属于()A.高原B.平原C.山地D.丘陵4.图中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盆地的是()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数条等高线合在一起的地形是()A.山脊B.山谷C.鞍部D.陡崖6.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五种,即()A.平原、高原、山地、沙漠、盆地B.沼泽、高原、山地、上坡、冰原C.沼泽、高原、山地、沙漠、盆地D.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7.下面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等高线的高度是相对高度B.等高线闭合的地方是山顶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就陡D.等高线向高出凸出的地方是山脊8.下列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的是()A.等高线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C.分层设色地形图D.平面示意图9.“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A.平原B.山地C.丘陵D.高原10.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黄村位于杨庄的_____方向。(2)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米。(3)图中小清河的大致流向是从_____向_____。(4)小清河画有两条支流,其中_____支流河画错了,原因是_____。11.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20米B.280米C.300米D.0米(2)从甲、乙、丙、丁四处出发爬到山顶,难度(费力)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12.【经典例题】[2013·白银]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下列要求(6分)(1)山顶A位于湖泊C的______方向。(2)山顶A的海拔为580米,湖泊C的海拔为240,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3)丙坡与丁坡相比,坡度陡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4)丙和乙中,位于山谷的是__________,请你在图中相应位置用虚线“____”画出谷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专题复习学案3地形图的判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