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东郊学校教师备课专用纸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相关内容的编写意图、在知识框架内的地位是什么?)《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本册《品德与生活》,安排的思路与上册相同,在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用综合主题方式编排了校内外学习、做人做事、热爱家乡和动手动脑、学科学爱科学等内容。安排了“愉快的校外生活”、“我会这样做”、“我爱我的家乡”、“我也会很棒”和“大自然探秘”5个单元,共17个主题活动。“愉快的校外生活”这一单元,通过学生交流在校外的活动和收获,引导学生开展健康的校外活动,使他们在玩中学习,玩中保健。本单元安排了“多彩的校外活动”和“快乐地健身”两个主题活动。“我会这样做”这一单元,是在前三册教材安排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热爱班集体、孝亲敬长、团结友爱等内容的基础上编排的,这个单元安排了“遇到问题想办法”、“我的需要我知道”、“诚实的孩子人人夸”、“帮助他人我快乐”等4个主题活动。“我爱我的家乡”这一单元,安排了“可爱的家乡”、“家乡的变化”、“愿我们的环境更美好”、“变废为宝”等4个主题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了解和关心周围的环境,有初步的生态和环保意识。“我也会很棒”这一单元,安排了“我有一双‘小巧手’”、“我能行”、“科学常识来帮你”、“困难面前我不怕“等4个主题活动。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习使用生活中的简单工具,体验做事的快乐,了解生活中的科学常识,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富于参加挑战性的活动,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大自然探秘”这一单元,综合安排了“四季变化多”、“大自估的奥秘”、“天气变化早知道”等3个主题活动。通过这些主题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注意观察、搜集资料和信息的习惯,引导学生对自然现象探索的兴趣和欲望,了解自然现象与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二、学情分析(学生相应的知识基础、经验基础有哪些?)1兰州市东郊学校教师备课专用纸德与生活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二年级这些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本班共有45个学生,其中男生24人,女生21人。全体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三、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有哪些相关的目标要求?)2兰州市东郊学校教师备课专用纸1、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1)乐于助人,爱家乡、爱祖国。(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3)自信、诚实、求上进。2、行为与习惯方面的培养:(1)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2)保护环境,爱惜资源。3、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养:(1)、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2)、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4、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培养:(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四、跟进措施(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