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泉》教案韩学葵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2.积累文中优美词语,并理解重点词语意思,会用“犹如”、“像………一样”说话。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凭借语言材料想象泉声的变化,体会泉声的美妙有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文笔优美的写景散文,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了祖国各地的美丽风景,有神奇壮观的(钱塘江大潮),美丽别致的(三潭印月),还有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风光,我们在她的细雨与暖阳中徜徉,那今天我们在这一课又将欣赏到怎样的风景呢?师板书“听泉”。(1)生质疑课题(听的是哪里的泉?听到的泉声是什么样的?……)(2)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检查预习,认读词语【设计意图: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初读课文,畅谈收获”环节,初读的目的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课文的内容能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二、深入探究,听泉品泉(1)听的是哪里的泉呢?(肇庆市郊鼎湖山的泉)(2)那接下来我们跟谢大光到鼎湖山去听泉吧。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大家听到泉声了吗?请把听到的泉声画下来;教师边巡视边板书如下词语:淙淙、不绝于耳、清纯悦耳、活泼欢快、美妙;一起读这些词语,解释淙淙的意思,“不绝于耳”你们是如何理解的?为什么越往上走,泉声越“清纯悦耳”?【设计意图:此环节为五行教学模式中的师生合作探究,理解重点内容环节,解决疑难问题。在这里,采用理解感悟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进一步理解课文的要点、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3)自由读,点名读,男女生分组有感情的朗读。(4)除了听泉,作者还边走边看,他又看到了什么样的泉水呢?找出相关语句美读。(5)晚上听泉。谈话:晚上听泉最有意思。请大家朗读第四段,看看“我”是如何聆听、辨析、品味的问题: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看看你们谁能从繁杂的声音中识别出哪些泉来?点名读教师巡视,并根据观察板书:小溪、涧水、细流、飞瀑急流品味:作者真会听,真会辨,他能从这么多的声音里听出哪是小溪,哪是……他又是怎么品味的呢?——请大家读读第四段,咱们和他一起来欣赏(学生练读,指名读:把你的品味读给大家听听好吗?)【设计意图:此环节为五行模式中的注重朗读的指导环节,要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在指导的过程中要看到学生由读不好到读好的过程,要看到学生由理解不深到有所理解的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教师根据学生读书,中间中断,分别在小溪、涧水……下面板书:小提琴、琵琶……再指名读。(6)这里的泉声真多真美啊!你能像作者这样,写写这美妙的泉声吗?【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五行课堂模式中语言文字的训练项目,达到文意兼得的目的,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三、拓展升华,归纳总结。(1)作者能从众多的声音里辨识出哪里是小溪,哪里是飞瀑……这就叫会品味,这就叫会想象!让我们一起走进鼎湖山,去聆听那美妙的泉声吧!出示PPT图片,随音乐欣赏鼎湖山泉水。(2)让学生读读背背。【此环节五行课堂模式中的总结升华,该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归纳总结,拓展学生视野,提升情感体验】四、板书设计:白天:淙淙不绝于耳清纯悦耳欢快活泼晚上:小提琴——小溪琵琶——涧水大提琴——细流汇聚空谷铜管齐鸣——飞瀑急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