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长望浏宁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8页,7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量150分钟。答题时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不要直接写在试卷上。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一种,自然界到处是人类的弟兄。。看到流逝的江水,会想到时光的一去不();看到再生的小草,会想到生命力的顽强;在寂静的山林里,会平息烦()的心情;面对暴风雨,会释放被压抑的情感;单是一个秋天,就会带给人们许多不同的感受:它的()然而至,会使人联想到生命的代序;它的成熟,会令人感到喜悦和满足;它的()瑟,会让人觉得寂寞和悲伤。1.下列汉字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返燥cào悄qiāo潇B.反躁cào悄qiǎo萧C.返躁zào悄qiǎo萧D.反燥zào悄qiāo潇【答案】C2.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选项是A.人接触自然时,常常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感悟的原因,是因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这种天然的联系。B.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存在这种天然的联系,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感悟。C.由于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人与自然之间存在某种天然的联系。D.当人在接触自然的时候,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存在这种天然的联系,常常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感悟。【答案】B(A句子杂糅,C因果倒置,并列成分语序不当,不合逻辑,D缺主语)在中国,桃花文化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举凡恋爱、婚姻等人生喜庆活动,桃花总是“尚红”礼俗的主要角色。包含“桃”的人名、地名、作品名更是不胜枚举。民俗中的“踏青”,采撷的也多是几枝早开的俏丽桃花。至于与桃树、桃花、桃实相关的文化现象,几乎无所不在:“桃都”天鸡报晓、王母蟠桃盛宴、寿星捧桃、春日桃符、“桃李满天下”……桃花里有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有如泣如诉的眷眷情思,有“”的精神家园……3.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不胜枚举B.无所不在C.欣欣向荣D.如泣如诉【答案】D(如泣如诉:形容声音凄切、悲苦。用来修饰情思不妥)4.下列选项填入语段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又如何?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D.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答案】C高三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9题。用药如用兵论徐大椿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而毒药则以之攻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故病之为患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一敌国也。以草木之偏性,攻脏腑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制之,()后无丧身殒命()忧。是故传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严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辨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导之师;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一病而分治之,则用寡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数病而合治之,则并力捣其中坚,使离散无所统,而众悉溃。病方进,则不治其太甚,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病方衰,则必穷其所之,更益精锐,所以捣其穴。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富强之国,可以振威武也。然而选材必当器械必良克期不愆布阵有方此又不可更仆数也。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全:保全B.必能知彼知己必:果真,如果确实C.所以老其师老:衰老D.本和平之药本:主要,以……为主【答案】C(老:使……疲惫)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多方()制之,()后无丧身殒命()忧。A.而然以B.以而之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