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在理解作品的同时,有感情吟颂《满江红》。2、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3、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学重点】从历史背景理解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关于岳飞的故事,并查找有关本词的相关背景。)一、导入。1、请学生介绍有哪些古代诗词被吟唱成歌曲的?复习学过的诗词(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苏幕遮》、《诗经·蒹葭》、李清照的词等,引出《满江红》)二、介绍作者以及相关背景1、请学生讲述对岳飞的故事,并对岳飞做概括性的描述。(展示图片)2、教师总结。三、整体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并解决生字词。(配乐)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培养语感(个人自由朗读)3、学生读后的感悟描述4、通过提问,介绍词的大意,简单分析作品。问题:①上下阕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怀?②岳飞一生的追求可以用哪四个字来概括?明确:①《满江红》为词牌名,风格古朴、激昂、大气,全词分上阕和下阕,上阕速度稍慢,抒发悲愤之情;下阕速度稍快,情绪高亢激昂,表现岳飞收复中原、报国雪耻的英雄气概。②“还我河山”可概括岳飞一生的追求。(板书)全词气势磅礴、格调高昂、节奏稳健,抒发了岳飞的悲愤之情,表现了岳飞收复中原、报国雪耻的英雄气概。5、小声吟诵读――体味本词意思(小组自由读)四、赏析本词岳飞这首《满江红》,是很引人注目的名篇。它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流传很广,深受人民的喜爱。上阕写作者要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下阕写了三层意思:对金掠夺者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五、欣赏歌曲《满江红》通过音乐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六、课堂小结这是一首气壮山河、激励人心的爱国词。本词的内容充满了对敌寇的痛恨,对国家的热爱。全词风格粗犷,音调激越,感情奔放,气势恢宏。它表达的是作者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是当时人民奋起杀敌的愤怒的吼声。从艺术上看,本词感情激荡,气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七、板书设计满江红上阕:精忠报国下阕:还我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