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为加快郧阳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湖北“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省”建设实施方案》的有关精神,结合郧阳区教育和经济发展状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信息化环境建设为基础,以教育教学应用为核心,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二、总体目标全面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鼓励学校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办公电脑一人一机,学生计算机教室配备达到办学标准要求,信息化教学终端配备达到一室一套(包括普通教室和功能室),基本建成满足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基础环境。强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教育教学管理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撑。到2017年,使我区教育信息化总体发展水平居全市前列。三、阶段目标郧阳区教育信息化阶段性发展目标内容2015年2016年2017年基础设施1.实施城域网改造项目,初级中学(含一贯制学校)与区中心机房实现千兆互联。2.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终端普及率达50%。3.普通教学班普及多媒体教教学设备。1.继续推进城域网改造项目,完全小学与区中心机房实现千兆互联。2.教师信息化教学终端配备率达80%以上。3.初级中学录播教室配备率达100%。1.建成教育城域网,区内中小学全面实现宽带网络全覆盖,网络带宽满足教学和管理信息化的需求。2.教师信息化终端设备全面普及。3.中心小学录播教室配备率达100%。资源与应用1.利用国家、省和市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试点。2.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注册1.利用国家、省和市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试点学校达50%。2.活动晒课人数达1.全区80%学校利用国家、省和市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2.活动晒课人数达1和学习空间开通率达100%,晒课人数达20%,“优课”比例不低于20%。3.全区在国家、省、市平台建名师工作室5个,5%的学校建有学科工作室。4.教学点利用资源开齐开全课程率达80%。50%,“优课”比例不低于30%。3.全区在国家、省、市平台建名师工作室10个,30%的学校建有学科工作室。4.建设本地数字资源库。100%,“优课”比例不低于70%。3.全区在国家、省、市平台建名师工作室25个,60%的学校建有学科工作室。4.基本建成本地数字资源库。管理信息化学校利用省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以学籍管理、师资管理、资产管理为核心的校务信息系统。完善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实现学校、教育行政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管理部门无纸化办公。学校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保障体系1.成立区教育信息化专门工作机构,明确部门职责和经费投入。2.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覆盖率100%。3.建立教育信息化运维支持服务体系。4.建立教育信息化考核评估激励机制。1.持续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2.完善研究和运维支持服务体系。3.完善考核评估激励机制。1.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2.建成稳固的研究和运维支持服务体系。3.形成完善的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四、主要任务(一)基础设施标准化。1.提升网络基础设施能力。实施城域网建设工程,提升设备档次,优化网络结构,加强网络安全防范。通过租用光纤、租用宽带方式为学校提供网络接入和互联网访问服务,学校至中心机房实现千兆互联互通,中心机房与互联网接入使用双线双网备份,总带宽不低于1G。学校按照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标准,增配和更新核心网络设备,规范校园网络布线,提升网络性能。到2017年,全面完成城域网建设,全区中小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2.提高信息化终端设备配备率。按照《湖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鄂教规〔2011〕3号)和“全面改薄”项目规划要求,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普通班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