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对待每个学生曾经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一天,农夫正驾着两头牛在犁地。有人路过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在一边吃草,农夫才附在那人的耳边低声说:“边上那头牛更棒些。”那人很奇怪,问他为什么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回答说:“牛虽然是畜类,心和人是一样的。我如果大声说,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来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难过。”这使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问题。一个山野的农夫,对他的牛,尚且倾注了那样深的爱心,人比牛更敏感,面对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他们。在我们的实际教育中,以前往往是好生好对待,以表扬为主;差生差对待,以批评为主。这里的优生与差生一般是根据考试成绩划分的。只要成绩好了,三好学生、学习标兵等等什么荣誉都有,成绩差了,什么都没有份。即使犯了同样的错误,学生得到的教育却截然相反。我发现:在素质教育的熏陶下,很多教师都在极力改变着自己的教学态度,尽心呵护着每一个学生。尽管如此,我们还会从电视上、报刊上看到很多值得老师们反省的体罚事件。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功利心。学校考评教师的主要依据就是学生的成绩。于是乎,“分,分,分,教师的命根。”教师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势在必然。有些所谓的优秀教师(通过满堂灌、题海战术等让学生考高分),在同事面前和蔼可亲,在学生面前是个十足的暴君。为了能让学生考的好一点,训练的学生个个像绵羊,泯灭了儿童的天性。学生只知道顺从,从不敢提出相反的意见,更不可能有创新的思维。当然,哪个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都优秀呢?但,是不是只有成绩好才算优秀呢?十个指头总有长短,学生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客观的面对这一差异,宽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因部分学生成绩差拖后腿而感情用事。某教师在听完一节心理健康优质课后,大发感慨:学生的表现太优秀了,与平时上课时的表现简直判若两人。平常上语文、数学课回答问题时漏洞百出或一言不发,在老师的眼里的差生,这时却旁征博引慷慨陈辞,获得了评委及听课教师一次又一次的掌声,这样的学生怎能贴上“差生”的标签呢?请记住,教师要教育的是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培养学习好的少数尖子。若对之不加重视,危害极大。过多的表扬,易使尖子生自负自傲;过多的批评,易使“差生”自尊受到伤害而自暴自弃,甘心落后。那么,教师该如何防止这种情况呢?首先,教师要多一些爱心,少一些功利心。不要将学生当作获取某种利益的工具,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以成绩论好坏。尖子生有不足也要批评教育,后进生有进步就应表扬激励。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爱与温暖。其次,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每个人都有闪光点,有人学习好,有人体育好,有人劳动十分积极,有人组织能力教强等。不要从单一的方面去评学生,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不应只拿成绩好坏来评价学生。及时发现并肯定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并适当的给予表扬,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从而促进每个学生都更加努力的去发展自己。教师要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要记住,每个学生都有得到表扬与尊重的权利与心理需要。不要因自己的无意而造成对学生的伤害,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公平施教之我见------公平对待每位学生新建小学陈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