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带新”活动经验交流河东三幼赵全荣郭兰君李兢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体制的改革,幼儿园招聘制度的悄然形成决定教师队伍的流动性较大,并且都是年轻教师。每一个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都经历过新奇激情、迷惘困惑等“多感交织”的时刻,在缺乏实际教育教学经验的情况下,为加快新教师的成才速度,为了幼儿园的工作的正常开展,幼儿园在安排工作的时候一般都会采取老教师带新教师的方法。发挥骨干教师的优势,使新教师在成长道路上少走弯路。然而“老带新”的效益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现将我园的一些策略方法总结如下。1、从思想上帮助她,让她思想意识从学生转变到老师的身份上来她来到这里是自己在工作,而不是到这里实习或者甚至“帮忙”。老教师可以向孩子们介绍新老师。告诉孩子们,以后她就是我们班上的老师,孩子们向新教师问好。在家长会上介绍这位新教师,让家长知道这位新教师的身份。奠定新教师在孩子们和家长心中的的地位。在这同时,新教师也明白了自己的身份不是看客,而是班上的“教师”,从而承担起教师的责任。2、学会放手。老教师一般责任心比较强,凡事喜欢亲力亲为,这样做只能是自己越来越累,而新教师成长慢。学会放手是老教师必须做到的事,给新教师自己发展的空间,发挥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教师可也给予一些指导和建议,但是不要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人。3、看到新教师的成长,鼓励为主。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有自信心,每个教师都有体现自我价值的精神需求,每个人都想通过自已的努力取得成绩,获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大多青年教师要强好胜,希望别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希望陪班教师接纳自己的建议,希望得到赞扬,取得成功。但部分教师由于过度自尊而导致自卑,总觉得自己业务能力不如别人,遇到挫折就产生自卑的情绪。老教师要看到新教师的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及时总结经验,今后做得更好。当着别人的面表扬她,让她能够巩固自己做的好的地方,从而产生自信。背着别人的面适当的指出她的不足的地方。当新教师哪里有些不足的时候,要以鼓励为主,不要一味的打击。多多给予新教师发展自己特长的平台,要让新教师想做、敢做。4、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作用。在农村里有一句俗语:跟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学跳神。其实这就是榜样作用。作为老教师,必须要起到模范作用。如何对待家长;如何接待幼儿;如何上课;如何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如何处理班级的大小事务……老教师在做的时候,新教师就在学,所以老教师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新教师思想和以后的行动。做好榜样作用,那是老教师必须做到的。5、在教学实践中帮新教师提高决策能力。听课,是新教师成长的阶梯,是“老带新”的一项实质性内容。新教师听老教师的课是一种教学观摩活动,在教学现场领略老教师如何驾驭知识、教学管理、调动幼儿积极性等方面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能力,用心体会教学过程中的尊重、发现、合作与共享,将老教师的闪光点为我所用。老教师听新教师的课是一种教学检阅活动,可以从课堂中看到新教师教学的方方面面,了解长处和长进,发现问题和薄弱处,老教师要重视听课后的评析,给新教师及时的点拨,让新教师在实践中找差距,接受有关启示和明白自己的长短处。6、在反思记录中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但新教师这方面的能力较弱,带新者可以要求新教师做适量的教学随笔与教学小结。教学随笔可以将教学决策与幼儿反应的情感态度、掌握情况、能力表现等做随时的记录,并进行简要分析,提出对决策删留或改进的设想。这种反思能使新教师注重观察幼儿所发生的各种反应,并以此来理解自己的行为与幼儿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为下次的决策提供充足的实践经验。教学小结能使新教师全面地对自己的思想观点、教学行为进行重审,对一些问题进行聚焦式的思考、验证和改进。可见,新教师在写随笔和小结的过程中实现了对教学决策及教育行为的反思,同时,这些材料又成为带新者了解新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帮助的极好素材。老带新,互动式的学习,不仅使新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更是进一步提高了幼儿园教师的教科研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