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云冈石窟导游词云冈石窟导游词(集锦15篇)作为一名可靠的导游人员,时常须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学问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我们该怎么去写导游词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云冈石窟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云冈石窟导游词1各位游客挚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位于塞外古都、煤海之第1页共64页乡的大同观光旅游。我是大家的导游员吴敏娟,今日我们将参观闻名遐迩的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它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云冈石窟的“五华洞”,在参观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佛教高僧昙曜来到北魏都城平城,刚巧遇到文成帝的车队,他的袈裟被马咬住。文成帝认为这是“马识善人”,便对昙曜以师待之。昙曜建议在武周山开凿造像,弘扬佛教,此议政和文帝之意,于是文帝下旨令昙曜开凿石窟。这便是“马识善人”的故事。“五华洞”分为两组,分别为第9、10窟和第11/12/13窟。我第2页共64页首先为大家讲解的是第9窟和第10窟。这组双窟的前室雕凿四根八角柱,每窟洞开三门,颇具汉魏以来中国建筑的遗风,大家看到的前室侧壁屋形龛,后室窟门上方屋形檐等雕刻,都是防汉民族木结构的建筑形式,其象征着民族大融合。进入窟内,我们可以看到顶部均雕有飞天造型,它可与敦煌的飞天造像相媲美。因为这组双窟在清代被施以彩绘,因此也成为云冈石窟中唯一的一组彩绘石窟。云冈石窟的第11窟看上去好像没有高度统一,高度概括与完整提炼的设计和雕刻,因此每龛显得较为小型,整体较为纷繁,雕刻水平也显得有些良莠不齐,缺乏整体的和谐之美,但11窟的西壁中部第3页共64页却出现了雄伟而漂亮的七佛。一字排开,在七佛欢悦清丽的面庞上,有着弯若柳叶的细眉,明媚如秋水般的双眸,俏丽若悬胆的鼻子,含笑翕动的双唇,圆润而富态的下颚,她们身材修长,衣着华丽,有着一种优雅的美。第12窟被誉为“石头上音乐舞蹈之花”,它有着1500多年关于乐器、音乐与心灵畅想集合的石雕造像,它不仅是史料,更是一部描绘社会风情的漫长画卷,欢舞扑面而来,长歌在心底,轻音缓缓,倩舞冉冉,第12窟是绽放在石头上的音乐之花。第13窟是“五华洞”的最末一窟,洞内有闻名的超高大佛像,第4页共64页因此又称“大佛窟”,第13窟主尊佛像采纳了交脚坐须弥的姿态,高13.5米,是云冈石窟的第7大佛,大佛身着璎珞,珠联之类的服饰。在主佛的右臂和腿之间,有一托臂力士,气定神闲低托起大佛近两吨多重的右臂,这是这尊佛像的最大亮点,它既奇妙地产生了力学作用,又起了美观装饰效果,在13窟里还有一个亮点便是东壁下层的一列姿态形象俱佳的供给像,供给天虽是佛教神谱中的人物,它们心中有着坚决的佛教信仰,情愿为佛教事业全力奉献,所以他们有着尊教和和世俗的双重特征,她们姿态端庄,身心尊敬,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第5页共64页体美。下面我们要参观的是被誉为云冈石窟外交官和代表作的第20窟----露天大佛。主像高达13.7米,面容丰满端庄,双肩宽厚平直,身披右袒袈裟,呈结跏趺坐状。大佛的嘴角微笑神态,表现出佛教徒对他的敬意。大佛的衣纹成阶梯状排列,线条简洁,显示出一种粗重厚实的质感,反映了犍陀罗造像和中亚牧民服饰的特点。现在给大家20分钟时间在露天大佛前拍照留念,愿大佛炯炯有神的双眸,略带微笑的嘴角,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回忆,带来美妙的福音。20分钟后我们在这里集合,感谢大家合作!第6页共64页云冈石窟导游词2大家好,今日我们要去参观大同的云冈石窟。让我简洁介绍一下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五窟和六窟是相邻的两个石窟群。它是云冈石窟中最壮丽、最具代表性的石窟。洞窟5起先于一个椭圆形的草和鹿型,分为前室和后室。进入后面的房间,首先,我觉得山洞很高。中心的两腿两板佛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的第一座佛像。佛陀系着蝴蝶结腰带,身穿齐肩长袍,头顶上是一座蓝色的螺旋形寺庙。佛像面容清秀,白点朱砂,修长的眉毛和眼睛,挺立的鼻子、肩膀和耳朵,给人一种凝第7页共64页重、庄重、仁爱的感觉。因为后世为了积累功德,佛像被厚厚的泥土覆盖,金身被重建。缺憾的是,我们看不到北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