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青团全国青工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今天,我们在南京召开共青团全国青工工作座谈会,是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在召开的“两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团十五届五中全会部署的工作任务,在总结2006年全团青工工作的基础上,研究部署今年全团青工工作。2006年,全团青工战线在团中央书记处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大局,服务青年,求实创新,埋头苦干,取得了优异成绩。主要表现在:以实施“成功创业计划”特别是“中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为突破口,推动中国青年就业创业行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以推行技能培训学分制、举办“振兴杯”技能大赛、组织青年专场职业技能鉴定为载体,强力推进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以加强规范管理为重点,继续深化青年文明号活动;以开展培训、组织经贸考察、分专业委员会活动为途径,全面活跃青年企业家协会工作。特别要强调的是,去年青工战线发了两个很重要的文件,一个是团中央联合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另一个是团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企业家协会工作的意见》,为开创共青团青工工作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在此,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青工战线广大团干部致以诚挚的问候。关于2007年工作,绍川同志还要作具体部署。因为事先研究过,我完全同意。下面,我重点就深化青年就业创业行动、做好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讲几点意见。第一,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去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184万人,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的132%,是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城镇实现新增就业人数最多的一年。今年,全国城镇各类劳动力供给总量达2400万,缺口在50%左右。与我国整体就业形势相一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比较严峻。今年,应第1页共4页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首次超过我国当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数(900万)的一半,再加上往年积累下的存量,规模较大。可以说,大学毕业生就业供给总量矛盾与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相叠加,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往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有业不就与无业可就问题相交织,一些大学毕业生一定程度上存在依靠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依赖思想和就业服务不足、就业信息不畅等问题并存,就业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最紧迫、最现实、最直接、最具体的利益,并对在校其他年级的学生形成了精神压力,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知识层次较高,活动能力较强,社会影响力较大;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居住地点集中、求职阶段集中、发展需求集中,正处于思想比较活跃、易于冲动的年龄段,身后都有一个充满期待的家庭。他们如果不能顺利实现就业,不仅会影响其个人生活和思想情绪,还会给其家庭带来新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引发矛盾和问题。因此,大学毕业生既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事关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事关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重要因素。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成长发展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近一段时间,中央领导同志又就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团组织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切实帮助。希望青工战线各级团组织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这项工作作为实施青年就业创业行动的重中之重列入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第二,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突出工作重点,分清轻重缓急,既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着眼于全局,努力做到统筹兼顾,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工作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按照春华同志在团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搞清必须做、能够做、应该做、做得好、可以长期做的事情”的要求,找准工作定位,突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