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1)讲学稿学习目标:1、理解矩形的意义,知道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2、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会用定理进行有关的计算与证明。3、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与应用。二、研读教材,解读目标;1、叫做矩形。矩形是的平行四边形。2、从矩形的意义可以探究矩形具有的性质:(1)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具有的一切性质。(2)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比较又有其特殊的性质(探究、归纳、模式表示):3、从矩形的性质可以说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模式表示):4、分析例题1,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处理教材95页练习1、3,102页习题1、4、9)。三、巩固训练,达成目标:1、矩形的定义中有两个条件:一是,二是.2、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与一边的夹角为30°,则矩形两条对角线相交所得的四个角的度数分别为、、、.3、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0cm,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120°,则矩形的边长分别为cm,cm,cm,cm.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C)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D)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5、矩形的对角线把矩形分成的三角形中全等三角形一共有().(A)2对(B)4对(C)6对(D)8对6.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对角线长为15cm,较短边的长为().(A)12cm(B)10cm(C)7.5cm(D)5cm7.在直角△ABC中,∠C=90°,AB=2AC,求∠A、∠B的度数.3.已知:△ABC中,BD⊥AC,CE⊥AB,M是BC的中点,求证:MD=ME4、折叠矩形ABCD纸片,先折出折痕BD,再折叠使A落在对角线BD上A′位置上,折痕为DG。AB=2,BC=1。求AG的长。课后检测:1、由矩形的一个顶点向其所对的对角线引垂线,该垂线分直角为1:3两部分,则该垂线与另一条对角线的夹角为()A、22.5°B、45°C、30°D、60°2、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较短的边长为4.5厘米,则对角线长为。3、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E是BC上一点,于F,若。求证:CE=EF。4、如图,在矩形ABCD中,,求这个矩形的周长。5、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F的位置,BF交AD于E,AD=8,AB=4,求△BED的面积。6、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CD是AB边上的中线,∠A=30°,AC=5,求△ADC的周长。7.已知:如图,O是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AE平分∠BAD,∠AOD=120°,求∠AEO的度数.ADBCF12EABCDEEDCBAFMEDCBAGA`DCBAC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