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这首歌原名为《采花》,是流传于四川南坪的民间小调,后重新填词改编成了《盼红军》。歌曲采用民族调式羽调式写成,2/4拍,一段体结构,由三个乐句组成。切分节奏多次出现,使歌曲显得轻快活泼。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音准、节奏,对歌曲的理解,情感把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生要主动、探究的去学习。增加乐器演奏、欣赏感悟在音乐活动中的分量。三、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盼红军》,使学生了解红军与老百姓间的深厚情谊,引导学生要像花儿一样去绽放自己,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2、知识目标:掌握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切分节奏,学生能用欢快的情绪去演唱歌曲,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过程与方法:课堂上通过听、唱、练、演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让其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四、教学策略:本节课,我将“花”这条主线贯穿于教学整个环节,使歌曲有机统一起来。在导入环节我让学生“赏花”,在学习新歌环节我让学生“知花”,在节奏创编环节我给学生“赠花”,在拓展延伸环节我让学生“比花”,在深华主题环节我“盼花”。五、教学重难点:本节课中的的重点是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去演唱歌曲;难点是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切分节奏的处理。六、教学准备:电钢琴、课件、双响筒、串铃、军帽、花籽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资源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赏花)1、播放一组花的图片2、谈谈你喜欢那种花,为什么?3、启发学生认知到花能“寄”情,能表达祝福。以此引入课题《盼红军》(教师板书)观看视频学生回答多媒体课件本单元的主题是百花园,通过让学生“赏花”,来认识到花不但芳香怡人,而且可以传递感情,在革命年代,老百姓把花编成花环戴在红军胸前,以表达对他们崇高的敬意。二、新歌学习(知花)1、反复聆听音乐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表达了老百姓的什么心情?歌曲中的桃花、菊花代表什么寓意?2、难点解决对比感知,教打切分节1、聆听音乐回答问题跟音乐哼唱记下难点2、学大切分节奏1、多媒体课件2、图片1、要想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审美体验,反复聆听是最好的途径。2、通过练习,感知切分节奏所具有的跳奏。3、跟琴听唱第一段4、自学2-5段重点指导:一字多音要连贯圆润,每句要做到快吸慢呼,结束句要渐慢,完整演唱歌曲时,应热情、欢快。5、分组对唱3、学生逐句学唱,体会感情4、学生自学5、男女分段对唱3、电钢琴5、《盼红军》音频荡、轻快。3、跟琴练唱有助于音准的把握。4、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学。5、通过对唱,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歌曲的理解。三、节奏创编(赠花)1、分成小组、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2、教师指导3、上台展示,教师评价4、教师“赠花”1、学生练习3、学生展示互相评价1、双响筒、串铃、花籽1、培养学生的创编、合作能力四、拓展延伸(比花)1、播放《映山红》,对比两首歌曲的同异。2、师生共同表演军民鱼水情深1、学生欣赏学生回答2、发挥想象,自由表演1、《映山红》音频2、红军军帽1、通过“比花”,让学生感受到两首歌一首欢快,一首深情优美,但都表达了老百姓和红军的真谊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能够完全的融入的歌曲的情感中。五、深化主题(盼花)总结:只有每朵花尽情的去绽放自己,我们祖国的“百花园”才能开得姹紫嫣红,老师祝愿你们的梦想都能实现!学生回答倍加珍惜现有生活,刻苦学习,实现梦想。七、板书设计盼红军切分节奏:XXXX弱强弱人教版小学音乐第十册第八课—《盼红军》教学设计安阳县水冶镇小东关小学:杨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