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青花瓷语文出版社S版第十二册情景导入合作探究字词学习拓展延伸结束bìnfǎngqièxītàwǎngkuī鬓访锲嬉沓惘窥字词学习返回朗读1—4自然段,分组合作学习,思考、讨论:1.父亲是一个怎样的瓷艺人?2.他教我瓷艺,为什么不传配方给我?3.后来,又为什么郑重其事地把一尊残缺青花交给我?合作探究返回合作探究朗读5—16自然段,分组合作学习,思考、讨论:1、“我”苦苦寻觅青花的祖传秘方,主要经历了那几个阶段?2、在这个过程中,“我”做了些什么?父亲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寻找—复制—自制)(不满意—冷眼—露出笑脸)返回合作探究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1、两鬓斑白的他望着我,眼神中充满了企盼,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沉默。2、复制的青花,没有丝毫瑕疵的青花,却仍然遭到父亲的冷眼。3、那天,父亲看到我自己创作的青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返回合作探究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完美的青花,应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读句子,思考,小组内讨论:青花的归宿到底是什么?“完美的青花,应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返回拓展延伸回忆这篇课文,想想课文围绕“青花”写了谁的什么事,自己有怎样的感受,再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我赞美独树一帜的青花,更赞美返回拓展延伸在英文单词中,“瓷器”(china)和“中国”(China)两个单词的拼写和读音都是一样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习链接:进入十七世纪,西欧皇室和宫廷开始兴起收藏中国瓷器之风。法国人对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尤为偏爱。那时法国正是欧洲文艺、美术、戏剧、礼节、服饰、装潢仿效的中心,所以具有“中国风格”的物品流传整个欧洲社会。瓷器初入欧洲,法国人用当时社会流行的小说《牧羊女爱丝坦莱》中的男主人公赛拉同(Celadon)来称呼青瓷。法王路易十四命令首相马扎兰创办中国公司,到广东订造标有法国甲胄纹章的瓷器,凡尔赛宫内列有专室收藏中国陶瓷;而十七世纪的英国人直接用“中国货”(Chinaware)指称来自中国的瓷器。英国女王玛丽二世也醉心华瓷,在宫内专门设置许多玻璃橱以陈列各式瓷器。于是英国社会以华瓷装饰和日用的风气便流行起来,瓷器渐成客厅和内室必不可少的陈设。China一词也随着中国瓷器在英国及欧洲大陆的广泛传播,转而成为瓷器的代名词,使得“中国”与“瓷器”成为密不可分的双关语。返回2010年5月19日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