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江城子讲课教师:学科:语文课时:第一课时总课时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诵两首宋词过程与方法对比体会婉约词风与豪放词风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结合生活理解词作,从词作中汲取精神养分教材分析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诵两首宋词;2、对比体会婉约词风与豪放词风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会结合生活理解词作,从词作中汲取精神养分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设疑启发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请看屏幕,这幅画是一个怎样的场面?那么,是在哪里出猎?谁在出猎?整首词给人的感觉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是什么?怎么豪放呢,从学生交流(苏轼和他的同僚在密州出猎)(豪放)(引导学生朗读词)学生集体朗读《江城(屏幕展示出猎图)词的哪些字眼可以看出?探疑互动二、师指导朗读,正音正字,教师示范背诵。三、苏词背景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豪放派的词风)。四、补充注释与典故分析。子·密州出猎》。苏东坡是北宋词坛的大革新家,他作词时,正当柳词风靡一时之际,他有志于改变“花间”以来柔媚的词风。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了这首出猎词。他因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而颇为得意。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自己的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学生结合工具书1.太守:即苏东坡,作者自称。写本词时,作者任密州知州。2.孙郎:即孙权。《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权将如吴,亲乘马射五、1.“密州出猎”为什么要用“出”,而不用“打”呢?2.这里写的是出猎的场面,场面有“点”和“面”。这里的“点”和“面”分别是什么?3.为什么作者说“聊发少年狂”?4.作者牵黄、擎苍、骑马、射虎等动作表现了怎样的精神风貌?5.词里出现了哪些人名?作者借他们来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6.“遣冯唐”和“射天狼”是指什么?为什么要射天狼?虎于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3.遣冯唐: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这里东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4.射天狼:天狼,星名,一名犬星,“主侵掠”,这里指代辽国和西夏军队。学生分组讨论。词特别讲究炼字,“打”是口头语,而“出”是书面语。因为打猎要走出城,所以用“出”,这也有道理。作者出猎时的服装就是点,作者和他的同僚出猎时的浩大的场面是面。作者当时才38岁,并没有老,这样写是对他的豪情作者希望像魏尚那样,当时魏尚因为打仗时多报了杀敌的数字而获罪,后来冯唐持节云中赦免他的罪,朝廷重新重用他。作者当时做太守,希望能更好地报效祖国,到更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的更重要的地方去。“射天狼”就是赶走外来侵犯的敌人,这里的“天狼”就是指来自西北的敌人。这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感情。解疑归类7.全词应该怀着怎样的感情朗诵?为什么?在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第一段用激昂、强壮的语调读,第二段用更强烈的、豪放的感情来朗诵。第二段抒发了作者要报效祖国的愿望,语气应该更坚定,同样是豪放的感情来朗诵,要比上一段更有气势。查疑落实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衬托,另一方面是写出了他壮志未酬的感叹。豪放、英武。(1)“孙郎”:“亲射虎,看孙郎”暗示自己富有雄才大略,像少年孙权那样。(2)“冯唐”:“遣冯唐”和“射天狼”表达了作者为国效力的决心和爱国的思想,并委婉地表达了希望被重用的愿望。“遣冯唐”就是作者希望冯唐一样的使者来赦免他的罪,使他能够像魏尚一样为国立功。板书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狂典故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