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3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学案VIP免费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3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学案_第1页
1/17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3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学案_第2页
2/17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3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学案_第3页
3/17
第33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考情分析引领考试的风向标考试说明2015年2016年2017年1.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T5(李贽的思想)复习建议:1.准确把握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各流派的基本思想主张及其影响2.注意理解理学的部分名词概念及内涵,加强对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的专题性整合3.要重点关注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阶段特征、历史概念等考点导学扬帆启程的导航灯考点一宋明理学派别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朝代两宋宋明创立者①________等代表(北宋五子)陆九渊(南宋)集大成者朱熹(南宋)⑦________(明中叶)主要观点世界观:②____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世界观:⑧____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德观:③________是封建社会的天理;存天理,灭人欲道德观:加强道德修养,去人欲,恪守三纲五常认识论:④______认识论:反省内心,⑨________⑩________影响1.程朱理学适应了⑤__________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⑥__________,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2.三纲五常的纲常名教,严重束缚了人的思想和生活3.朱熹学术思想对日本、朝鲜(形成朱子学派)和欧洲产生深远影响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对中国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点题训练1】一位学者曾对弟子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下列属于这位学者的观点的是()A.格物致知B.克己复礼C.致良知、知行合一D.天子之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代表人物背景著作主张影响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1.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强化2.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⑪________出现并缓慢发展,市民工商阶层的勃兴3.思想上,理学占统治地位,理学走向极端4.外交上,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焚书》《藏书》,1.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⑫________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2.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⑬________的是非为标准3.大胆挑战正统思想,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4.认为吃饭穿衣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1.李贽是中国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先驱2.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明夷待访录》,1.猛烈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⑭__________”的民主思想3.主张以“⑮__________”取代皇帝“一家之法”4.主张工商皆本,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1.重视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形成“⑯________”的思想2.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3.提出了后人概括为“⑰______________”的思想,影响:开一代朴实学风之先河《读通鉴论》,《船山遗书》,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都是客观存在2.物质是⑱________的,且有规律可循3.认识是由⑲________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4.静止是相对的,⑳________是绝对的,影响:启发近代人的思维方法【点题训练2】“圣人所能者,夫妇之不肖可以与能,勿不视世间之夫妇为。……妇之不能者,则虽圣人亦必不能,勿高视一切圣人为也。”最有可能说这种言论的思想家是()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李贽要点一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相同点学派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属于宋明理学的范畴,儒学的新阶段内容继承了孔孟思想;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理”。“理”在社会上的体现就是封建纲常伦理道德,儒家忠、孝、节、义等实质用儒家纲常伦纪约束社会,维护封建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地位明清两代,封建统治的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不同点,对世界本源的具体认识,世界的本源是外在的“理”,世界本源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把握“理”的方法途径,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主张用内心的反省以求“理”,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典例训练1】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3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