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前复习】在学习新内容前,需要回顾:①第三章新陈代谢部分关于生物能量代谢的知识;②回顾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结构的相关知识。利于加深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知识的理解。温故——会做了,学习新课才能有保障1.将鲜奶制成酸奶,所含能量______________(增加、减少)了,其营养价值______________(提高、降低)了。解析:鲜奶中的葡萄糖每摩尔含能量2870kJ,在发酵分解成乳酸的过程中,每摩尔葡萄糖释放196.65kJ能量用于乳酸菌的“生命活动和热量的散失”。因而牛奶制成酸奶过程中能量减少了。但因为鲜奶中所含的乳糖,对于缺乏乳糖酶的人来说是无法吸收利用的,而乳酸发酵过程中使乳糖分解为葡萄糖,进而转变为乳酸,这样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故而提高了其营养价值。答案:减少提高2.若鹿的消耗量为100%,其粪尿量为36%,呼吸量为48%,则鹿的同化量为A.64%B.84%C.16%D.52%解析:要真正理解同化的含义,是转变成自己的那一部分,而粪是摄入的食物中并没有被同化的残渣。同化为自己的才有所谓的呼吸消耗。答案:A知新——先看书,再来做一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过程。(一)能量的流动过程1.能量的来源除极少特殊空间以外,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______________。生产者固定的______________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2.能量流动的渠道能量流动的渠道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3.某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①输入:______________中的能量被摄入到初级消费者体内。②散失:初级消费者通过______________作用散失大部分能量;初级消费者的粪便、遗体残骸中的能量被______________分解释放。③传递:部分初级消费者被______________捕食。(二)能量流动的特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______________。(三)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______________的部分。【学习目标】1.理解并能够应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的知识。2.能理解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并应用它分析实际问题。【基础知识精讲】课文全解:本小节内容包括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和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三部分。教材首先概括性地指出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即: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叫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那么,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如何输入、传递和流动的,就成了能量流动这一问题的切入点,也就引出了本小节要解决的三个主题内容。关于能量流动的过程。教材以“光合作用”知识为基础,清楚地讲述了生态系统中用于能量流动的“能量”来源,并详细地分析了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获得能量的全过程,定性地阐述了该营养级的能量变化。接着又以图示的形式分别说明了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中能量的来源和去向,并以类推的方式讲述了能量在第三、第四等营养级中的变化。最后,教材总结性地概括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和流动的渠道。关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教材列举了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一个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的能最流动定量分析图例。采用提纲式的手法让我们动脑动手、分析计算,导出能量在此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传递的数量关系,并进一步得出相邻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的百分比,并一环扣一环地提出了为什么流入某营养级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入后一个营养级?我们在看图时虽一目了然,但表达起来却比较困难。此时,教材顺水推舟地导入能量流动的特点,教材详细地讲述了能量流动的两大特点:一是单向流动,二是逐级递减。为了更好地阐明这两大特点,教材灵活地采用了两种手法:一方面逻辑推理,归纳出了能量在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另一方面直观形象地以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出了一个能量金字塔。这样既发展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又有效地说明了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