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室内设计常见风格、表现要素等相关基础知识,初步学习室内效果图的绘制表现方法。过程与方法:了解室内设计是如何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表现具有一定视觉美感和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设计项目内容中,进一步提高设计意识,提升审美品位。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比较赏析经典设计案例,了解室内设计的常见风格及特征、室内设计表现要素,尤其是色彩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引导学生以功能至上的观念和审美的眼光审视我们的居住环境,并尝试大胆提出改善的意见。学习室内设计效果图的表现方法,并能尝试用效果图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思维。教学难点:学生对室内这一生活空间内容熟知,如何引导学生从功能与审美上建立综合设计思维,更全面的关注和设计我们的生活环境,学习室内设计知识和基本的表现技巧。三、教学策略1.在教学导入设计上,对于室内设计知识,要顺应学生的实情,紧密联系学生生活。这样教学更有亲和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关注和学习兴趣。如本课在导入中,以自己最为熟知的自己的家为着眼点,“我的家,你的家”,回忆自己的家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在家吃饭、睡觉、休息等,你希望自己的家是什么样子?由此再导入到对室内设计知识的学习。2.在相关知识层面的学习方面,引导学生在赏析、探讨与表达中综合生成到知识层面,让学生学习行为变被动为主动。如在室内经典案例传统风格作品赏析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探讨“传统风格体现了怎样的视觉美感?这种风格是通过怎样的视觉元素体现的?”从而了解传统风格具有强调历史文化的传承,人文特色的延续的特征。同时也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设计视野。3.在学习活动设置上,教师可呈现选择性建议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一项进行尝试性练习,在本课中,设置的选项为(1)临摹自己喜欢的手绘室内效果图;(2)画出自己改善或设计的家。第一个选项又可以出示不同难易程度的临摹作品,第二个选项就更为自由一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关注点大胆表达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年级八年级下册执教杨爱霞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设计目的和说明“我的家,你的家”回忆自己的家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在家吃由学生自己的居家环境1.课程导入饭、睡觉、休息等,你希望自己的家是什么样子?室内设计: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关注切入到对室内设计知识的学习2.探讨与交流室内空间需要满足我们的哪些需要?室内设计的任务有哪些?(1)空间的组织;(2)对空间维护实体的界面进行装修或装饰;(3)室内空间陈设物品的布置;(4)对室内环境人的生理需求的设置引导学生关注室内设计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前提下包含的设计内容,为视觉设计展开铺垫3.欣赏,室内设计风格展示案例作品,感受不同室内空间呈现的视觉美感。引导学生了解室内设计常见风格及基本特征。(1)传统风格: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风格,强调历史文化的传承,人文特色的延续。一般分为中国古典风格和西方古典风格。(对比中西方风格)(2)现代风格: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尊重材料的性能,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3)后现代风格: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是后现代主义时期。经历了现代主义文化的在经典案例比较赏析中,引导学生了解室内设计常见风格及特征垄断,设计风格日趋相同,面貌日渐呆板单调,地方特色、名族特色逐渐消退。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对比现代风格和后现代风格)(4)自然风格:追求自然自由的气息,在材料的使用上保持原本的质地美感,给人以亲近、回归自然的感受。(5)混合风格:将其他几种风格的因素混合使用,更能表现居室主人的志趣和喜好4.赏析与探讨,了解室内设计基本的表现要素出示有代表性的室内案例作品,引导学生赏析和探讨室内设计的基本表现要素。室内设计表现要素主要有:空间要素、色彩要素、光影要素、装饰陈设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