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风向标材料一新华网北京2013年8月21日电,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预测中国人口红利或于2015年消失的新闻,再次引发社会对人口红利的广泛关注。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2012年末,我国大陆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人口首次下降。尽管专家们对人口红利拐点是否到来莫衷一是,但我国劳动力过剩程度不断降低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热点背景热点一:人口问题材料二自2013年8月以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多次释放“完善生育政策”信号,引发公众对放宽二胎政策的遐想,特别是从“双独二胎”到“单独二胎”政策变迁可能性,更是被舆论解读为应对人口红利消失的现实选择。材料三我国老年人口的比重继续攀升。数据显示,2012年末,我国大陆60周岁及以上人口近2亿人,占总人口的14.3%,大大超过10%的老龄化社会国际标准。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是否会迫使我们延迟退休年龄?高考把脉本热点主要根据人口变化的相关资料考查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容量、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人口问题一直是高考热点中的热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多有呈现,主要通过图表资料呈现大量信息,考查学习提取信息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图6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1~3题。1.我国人口红利最大时期出现在()A.1964年至1968年B.2008年至2012年C.2024年至2028年D.2040年以后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B.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D.城市化速度快3.“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B.人口总量减少C.就业困难D.经济衰退BCA“人口红利”指的是在某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读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完成4~6题。4.我国“人口红利”的拐点(劳动人口总量开始下降)出现在()A.1962年前后B.1988年前后C.2013年前后D.2045年前后5.“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最可能是()A.出生率高B.自然增长率高C.人口老龄化严重D.劳动力过剩6.“人口红利”期结束后,应对我国面临人口问题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①大力鼓励生育②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③延迟退休年龄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CCB“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系数(被抚养人口与劳动人口的百分比)比较低,人口条件对经济发展有利,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若少儿抚养系数和老人抚养系数总和超过50%,则人口红利消失。读我国抚养系数(含预测)图,完成7~8题。7“”、图中显示,我国人口红利能够持续()。A.10多年B.30多年C.40多年D.60多年8“”人口红利期是我国人口转型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我国人口红利期开始时,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高高低模式B“——”.高低高模式C“——”.低低低模式D“——”.高高高模式CB解析根据题意:1995年和2035年少儿抚养系数和老人抚养系数总和约等于50%,其间为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开始时,劳动力年龄人口持续增加,人口增长表现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特征。答案(1)C(2)B【2012汕头市二模】“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人口比重低。若总扶养比(0—14岁和65岁以上占总人口比例)超过50%,人口红利消失。读“我国抚养系数表”,回答9~10题。抚养系数(年份)少儿抚养系数(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老人抚养系数(65岁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比重)198245.126.01199041.288.22200032.639.22201026.4711.88202027.4817.45203024.2524.07203323.3927.39204024.0934.92205025.7437.719.1982年至2010年间,按照我国人口国情,适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