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搭石》第二课时孔家崖第一小学陆瑞娟【教材简析】《搭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旨在让学生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学着关心、帮助他人。《搭石》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平凡的镜头: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充满诗情画意;如果两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3.积累文中喜欢的句子。【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看图说美师: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今天我们要来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课件配乐,师旁述)请看,谁来说说这是个什么样的家乡?这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树木,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以及散落在小溪边的风情民居,但让作者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感受搭石。板书课题二、重点精读,找美品味过渡:这一排排普普通通的搭石构成了一道美丽风景,文中还有文中哪些地方还能让我们感受到美?把最能打动你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一)自学:小组合作学习:自学、交流、讨论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地方还能让我们感受到美?把最能打动你的句子用﹏﹏﹏划出来,抓关键词体会,做批注。(二)汇报:过渡:文中还有哪些让人感觉到美的地方呢?咱们按课文的叙述顺序来交流交流。1.品味“搭石”之美抓住关键词体会:“根据水的深浅”、“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自然美透射出心灵美。2.品味“摆搭石”的美(1)老人摆搭石,生自由谈自己感悟的美。(随机板书:奉献美)(2)想象说话,指导朗读当老人急着赶路,却发现搭石不稳时,他会怎么想呢?表情、动作、又会怎样?在挑选合适的石头会怎样想?怎样做?(3)引读多么淳朴善良的老人啊,他不仅这样想着,还这样做着:3.品味“走搭石”的美(1)一行人走搭石a.指导读准“行”、“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些字词。b.体会画面美。(随机板书:协调美)c.理解“协调有序”:学生模仿走搭石。d.“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生谈感受到的美,重点体会“绰”字。e.指名朗读此句,想象画面。f.推荐同学朗读“走搭石”的小诗。水波在轻轻地荡漾,人影在水面晃动,这既像一幅美丽的画,又像一首雅致的小诗。看!谁能读出诗一样的感觉。课件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轻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2)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过渡:一行人走搭石,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又别有一番韵味。A体会画面美b重点体会“让对方先走”,感悟每一位乡亲都是这么做的,都具有谦让的美德。(随机板书:谦让美)(3)青年人和老人走搭石a“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生答。引导多读此句,说说哪个词打动了你?B理解“理所当然”。文中还有哪些事是理所当然的?感悟乡亲们的美好感情。(随机板书:助人美)c展开想象,自由说话。假如遇上……来走搭石,………他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三、总结全文,归纳写法过渡:一排排平凡的搭石是家乡的一道美丽风景,其实比这道风景更美的是走在搭石上的人啊!这样的搭石和这样的乡亲,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作者在最后一段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第5自然段。1.从这一排排搭石,你感受到了什么?预设:一排排搭石,象征着村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是传递村民们情感的纽带、更是家乡人无私奉献精神写照……(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抓住重点段、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在读读悟悟、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