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2机械守恒定律的应用一一、教材概述本节的教学要求是:1.初步会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力学问题,知道用这个定律解题的优点.2.知道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本节是在初步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基本方法.如果物体只有重力做功,并且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在相互转化,那么这样的力学问题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就比较方便.教材的例1举了学生很熟悉的物体从斜面上下滑的问题,并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新方法来解这个熟悉的老问题.在分析中,通过该题叙述了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条件,解答中详写了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技术处理过程,解后又说明了该题的另一种解法——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建议让学生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重解此题,然后进行比较.在该例的最后把问题加以拓宽,把斜面换成了曲面,以此来说明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优越性.二、要点分析1.从三个不同角度认识机械能守恒定律(1)从守恒的角度:物体系运动变化过程前后的初末两状态机械能相等,即.(2)从转化的角度:动能的增加等于势能的减少,或动能的减少等于势能的增加,即.(3)从转化的角度:物体系中一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增加等于另一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减少,即.用心爱心专心2.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定格思维定势对形成概念和方法是有利的,所以对机械能守恒定律中的一些问题应该.条件定格:研究对象只有重力做功,其他外力不做功或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分析定格:先选定参考平面,分别分析研究对象的初、末状态的动能的重力势能,并要正确表达.书写定格:等号的左边是变化后的机械能(动能与重力势能),右面是变化前的机械能(动能与重力势能).三、教学建议1.复习定律引入新课首先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中主要强化学生在这几方面的认识(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书写:是变化后的机械能等于变化前的机械能,具体的就是变化后动能与重力势能的和等于变化前动能与重力势能的和.(2)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的条件:只有重力做功.(3)明确只有重力做功的确切含义:①物体只受重力,不受其他的力;②物体除受重力外还受其他力的作用,但其他的力不做功;③其他力做功,但其他所做功的代数和为零.(4)初步了解机械能守恒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竖直下抛运动、平抛运动、斜抛运动、物体沿光滑斜面的自由下滑或自由上滑的运动.2.分析例题归纳方法在分析与讲解例题1时,注意如下几个过程.(1)分析运动与受力特点:熟悉并分析题目所描述的物理情景,物体在沿光滑斜面自由下滑时,重力做功,斜面的支持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所以可以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解.用心爱心专心(2)详书解题的技术过程:解过程的正确书写是正确思维的表现,正确的书写也能培养正确的思维能力,所以在与学生讨论例题时,应该写出的能反应思维过程的较完整的板书.(3)比较牛二律解答方法: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完后,再让学生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再求解此题,然后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启发学生了解到,①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公式求解,是先根据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产生的加速度,再通过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加速运动的位移来求出末速度的,整个解题过程是分析研究的运动细节.②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是根据物体运动过程中初状态与末状态机械能的变化求出末速度的,解题过程是分析研究物体的初末状态的机械能,不涉及到运动细节,所以在思路与步骤上比较简单.③如果把斜面换成曲面,同样可以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而直接用牛顿第二定律求,由于物体在曲面上所受到的力是变力,处理就很困难.所以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只要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对求解变力的问题中有更大优势.(4)归纳解题的步骤方法:进一步的分析与总结解过的例题,归纳出具有一般意义的解题步骤.①明确研究对象,根据题目的问题情景,确定满足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物体或物体系作为研究的对象.②分析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③守恒条件满足后,选择参考平面,分析出物体初末状态的动能与重力势能.④根据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