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中国的气候(导学案)第2课时1.知道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及其划分依据,了解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给我们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2.对我国气候资源形成正确的认识,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3.重点:了解我国气候多特殊天气、多旱涝灾害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阅读教材中的文字资料和“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1.季风是指一年内的随季节而改变的风。2.我国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和影响。3.影响我国的季风4.季风区与非季风区(1)划分依据:受影响是否明显;我们家乡来宾市是(季风区或非季风区)。(2)分界线:看上图,习惯上以A:——B:——C:贺兰山——D:巴颜喀拉山——E:一线为界。5.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是()A.雨热同期B.炎热干燥C.寒冷干燥D.低温少雨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古诗中提到的“春风”是指()A.东北风B.冬季风C.夏季风D.西北风7.说说我国气候大陆性特征显著表现在哪里。8.列举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多特殊天气、多气象灾害1.我国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在我国,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等。2.下列灾害性天气,主要发生在夏秋季的是()A.寒潮B.台风C.霜冻D.冰雹3.台风在我国登陆时,对农业生产有利的一面是()A.带来大量的降水B.带来狂风C.形成闷热天气D.沿海地区形成巨浪类型冬季风夏季风源地来自内部印度洋、风向风风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影响是导致降水的主要原因4.将下列灾害性天气与多发地区配对组合:A.寒潮B.沙尘暴C.台风D.梅雨①西北、华北②东南沿海③西北、华北、东北④江淮地区5.洪涝:多出现在季,多发生在我国地区。6.干旱:对我国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1.读我国“东部四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示意图”回答问题。(1)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纬度位置最低的是。(填字母)(2)A、D两地冬季温差比夏季温差(大、小)。(3)据图可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季,这主要是受(夏、冬)季风的影响。(4)根据气温曲线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夏季。(5)我国南北方的雨季长短不同,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结束,(早、晚)北方正好相反。1.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体上以大兴安岭——贺兰山——冈底斯山为界。2.季风区受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受地形等因素的制约,风很难到达,降水,全年都比较。3.造成我国大范围内降温的强冷空气的源地是()A.北冰洋B.青藏高原C.蒙古、西伯利亚D.我国东北4.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国家,影响其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A.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B.我国所处的海陆位置C.领土面积广大D.地形复杂多样5.下列关于我国冬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流寒冷干燥B.影响范围比夏季风小C.主要来自北冰洋D.能缩小我国南北温差6.下列城市中,雨季时间最长的是()A.哈尔滨B.北京C.武汉D.济南7.分布范围最广、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性天气是,我们家乡来宾市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