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中弱势学生教育方法之浅探单位:甘肃白银市平川区靖煤小学姓名:王兰平邮编:930913【内容摘要】班级“弱势学生”是指因自身因素、受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方面同其他同学形成差异或差距的学生。关爱弱势学生,是深化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构建和谐、平安、文明校园的需要教育弱势学生,笔者认为,关爱教育弱势学生,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了解弱势学生,二尊重弱体群体,激励弱势学生,三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影响弱势学生。【关键词】班级弱势学生教育方法班级“弱势学生”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指因自身因素、受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方面同其他同学形成差异或差距的学生。班级“弱势学生”的组成一般包括弱智型、弱体型和弱境型等。关爱弱势学生,是深化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构建和谐、平安、文明校园的需要,重视和加强班级弱势学生的帮助和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做到关爱弱势学生,教师首先要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弱势学生由于学习、纪律、身体都“弱”,经常受到来自家长、同学及老师的压力,心理上总是处于劣势,他们敏感、脆弱,比起其他同学有着更加强烈的心理需求,尤其需要老师的关爱和帮助。他们渴望被重视、被欣赏,所以他们不应处在被教育遗忘或受歧视角落。笔者认为,对于班级中的弱势学生来说,不论是哪一种“弱”,都是心理的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班主任老师一定要爱弱势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热爱学生。关爱弱势学生,首先要讲究爱的艺术。不管是平时与他们的接触,还是课堂上的互相交流,时时都不能忘记与他们沟通心灵,要把他们当朋友、当知已,慢慢增强他们对教师的信任感、喜爱感,师生之间形成默契,产生共鸣。这样才能为教育打下基础。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关爱弱势学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了解弱势学生。要想真正教育好弱势学生,班主任首先要积极主动地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然后对症下药。比如,有的学生因智力或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功课不如人,但他们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因此,他们很想得到别人的帮助,但自卑感又使他们羞于启齿,担心被别人瞧不起。所以,他们需要别人主动地向他们伸出双手,给他们无私的帮助。但有的学生却是没有锻炼和增长才干的机会。他们从没有享受荣誉的欢乐,他们特别想表现,特别想成功,所以特别需要教师和同学为他们提供一个机会。班主任只有对弱势学生有了了解,才能针对性地给予不同的帮助。2012年,我接手了一个叫周安的同学。这个孩子因为身体残疾,心理也变得扭曲。抽烟、喝酒,教唆其他孩子偷东西等等,什么坏事都做,不论是老师和家长对他都很反感。我教上他以后,一方面经常谈心,另一方面加强对他的了解。我发现他特别喜欢唱歌,就鼓励他参加学校的艺术节。经过和学校音乐老师、校长的反复沟通,最后周安登台演出。他优美的歌声打动了全校师生,从而也树立起了学习信心,不再变得自暴自弃。二、尊重弱体群体。众所周知,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谈得上对学生的关心、理解与信任;否则,关心学生只能是一句空话。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尊重优秀生,忽视了弱势学生,自觉地或不自觉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弱势学生的自尊心比优秀生还要强。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对全体同学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能因为有些学生是弱势学生就戴着有色眼睛看待他们:对他们或横眉冷对、或漠不关心、或讽刺挖苦、或严加体罚,致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增添了对老师恨之入骨的敌对情绪,这样就使他们产生对老师的厌恶情绪,为以后工作设置了绊脚石,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弱势学生。在我的教学中,我经常给我的学生讲那些身残志强的名人的故事,也给他们讲家境贫寒的学生学习的故事,这些故事时常影响学生们加强对弱势的尊重。教学中,我还经常和身体有缺陷的学生一起聊天,听他们讲故事。有时头上摸摸,肩上拍拍,这样,他们都就有了信心。三、激励弱势学生。“成功教育”的心理机制首先是以改善学生的自我观念为核心,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