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页面即可进入冬阳·童年·骆驼队1、骆驼给“我”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用直线画出自己体会最深的句子,用三角标出关键词,并在课文空白处写上自己的体会。2、同桌间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反穿大羊皮:过去人们穿的羊毛朝外的一种皮袄。重临:重新到来。作者简介林海音,台湾著名女作家,小名英子。五岁随父母亲从台湾来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少年、青年时光。城南旧事城南旧事一个破藤箱子里,养了最近买的几只刚孵出来的小鸡,那柔软的小黄绒毛太好玩了,我和妞儿蹲着玩弄箱里的几只小鸡。看小鸡啄米吃,总是吃,总是吃,怎么不停啊!——《城南旧事》不能忘怀的北平!那里我住得太久了,像树生了根一样。童年、少女、妇人,一生的一半生命都在那里度过。快乐与悲哀,欢笑和哭泣,那个古城曾倾泻我所有的感情,春来秋往,我是如何熟悉那里的季节啊!——林海音《苦念北平》学生时代的林海音(摄于北平)自学提示1、请同学们默读主题读写《迟到》《月光启蒙》两篇课文,用横线画出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并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体会。2、同桌间相互交流学习体会。今天生活在城里的孩子,能看到骆驼是不大容易的事,在旧北京却经常可以看到冬天里拉煤的骆驼队。因为爸爸买煤,使“我”有机会细细地看这样一种大个动物。“我”看得多细呀,看它们的脸,看它们的牙,看它们咀嚼的动作,看它们的大鼻孔,看它们的胡须;看得多入神啊,看着看着,自己的牙齿都动起来。看着看着,就喜欢上了它们,虽说觉得长得丑,却并没有厌恶的意思,这是一个孩子真实的想法。孩子好奇的表情跃然纸上,孩子天真的神态也展露无遗。课文简说本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林海音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梦境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去看一个孩子童年的侧影,其中景和情既那么清晰,又那么朦胧。骆驼队是留在作者童年里鲜明的记忆,它们脖子上的铃声,则是童年中美妙的音响。就在这种淡淡的回忆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依依不舍。•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妈:“夏天它们到哪里去?”这句话显然问得没头没脑,所以妈妈才问:“谁?”正是这看似没头没脑的话,才把小小的“我”内心对骆驼队的思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因为思念骆驼,头脑里满是骆驼的事情,所以情不自禁地把心里想的问题问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