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士可杀而不可辱。穷者不食嗟来之食。这几句古语都说明了什么?(一)人格尊严不可辱广州白云机场有一乞丐在行乞时,有一个乘客鄙夷的将施舍的钱用力的扔在乞丐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你认为“乞丐有尊严吗”?你可以不去施舍,但你决不能因为施舍了别人钱物就有权利去侮辱别人的尊严。哪怕他只是一个乞丐,哪怕他在伸出乞讨的双手时已经自己轻贱了自己的人格与尊严,但是你,作为一个旁人,均无权因此而雪上加霜,去侵犯他仅剩下的一点人格尊严。人格尊严不可辱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在于人有思想、有自尊、有受人尊重的需求。现代社会,法律赋予每个公民人格尊严权。任何人,无论其年长还是年幼、聪慧还是愚钝、富有还是贫穷,也无论其是高官还是平民、是自由人还是在押犯,都有人格尊严权。1、什么是人格尊严权?这一权利表现为哪两个方面?2、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3、侵犯人格尊严权的后果是什么?人格尊严公民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它表现为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它包括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隐私权《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的行为。(二)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1、名誉的含义及良好名誉对个人的作用。•2、侵害他人名誉会带来什么危害?(为什么法律赋予公民名誉权?)•3、名誉权的含义及主要表现是什么?•4、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5、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其后果是什么?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1、名誉的含义那么,良好的名誉有什么作用?•1、某体育明星利用自己良好的声誉做广告,获得广告收入。•2、某同学因诚实、乐于助人,大家都愿意与他交往。•3、在北京,银行对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的人实行信用审查制度,信用等级达"AAA"的,最高贷款比信用一般者高百分之三十。上海市民可以在没有任何担保的情况下,仅凭自己良好的信用向银行借钱。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推出对个人的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资信良好者最高可贷10万元。有良好的名誉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可以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以获得经济利益。2、良好名誉的作用侵害公民的名誉有什么危害呢?大江采取与小明协商的办法行使自己的名誉权,既能够使同学关系融洽,又可以较好地维护自己的名誉权。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主要有哪些?⑴侮辱行为: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2)诽谤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小立长得矮胖,有人给他起了个“武大郎”的外号。对此小立心里很不好受。(1)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利用别人的身体缺陷或缺点起外号的做法有损别人的人格尊严,会破坏别人的名誉,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既与社会道德相违背,又触犯了法律。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其后果是什么?(1)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既是一种违法行为,也是不道德的行为。(2)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一天,小华和同学两手空空地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鸣叫起来,于是,保安人员将小华带到走廊询问,并强迫小华将衣服全部脱下检查。因没有发现任何物品,小华才得以回家。材料中的行为侵犯了小华的哪些权利?小华应该如何维权?(一)人格尊严不可辱1、人格尊严权的含义、表现2、人格尊严权的内容3、侵犯人格尊严要承担什么责任(二)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1、名誉的含义及良好名誉的作用2、侵害他人名誉的危害3、名誉权的含义及主要表现4、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及其性质与后果课堂小结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